卫星数据显示,自 2002 年以来,全球陆地区域每年淡水流失面积以相当于两个加利福尼亚州的速度递增。该数据涵盖了地表水体和地下含水层,后者是全球重要的饮用水来源。
研究显示,北半球多个区域出现大规模干旱,北美西海岸、美国西南部、中美洲、中东和东南亚受影响最严重。目前,全球 75% 的人口生活在淡水流失地区,这不仅影响农业和卫生,还可能加剧荒漠化。
研究指出,大陆淡水流失对海平面上升的贡献已超过冰盖融化。该研究由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主导,相关成果发表于 7 月 25 日的《科学进展》杂志。
GRACE 及其后续任务 GRACE Follow-on 通过测量地球引力变化来监测水资源分布。这两个卫星任务由双星组成,能够响应地表水体质量变化所引起的引力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曾有变湿趋势的地区,目前也趋于干燥或未达到预期湿润。研究人员表示,自 2002 年以来,大陆地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陆地水流失。
科学家指出,地下水管理不善以及气候变化是导致淡水流失的主要原因。2014 年最强厄尔尼诺现象加速全球变干趋势,导致飓风、干旱及地表温度上升。随后的拉尼娜现象也未能扭转水资源流失趋势。
研究人员呼吁尽快改善水资源管理,指出过度开采地下水显著放大了气温上升的影响。在部分地区,如加利福尼亚,地下水开采仍在加剧,威胁区域和全球水安全与粮食安全。
研究强调,枯竭的地下水在人类时间尺度上无法恢复,构成日益严重的威胁。这种资源枯竭可能引发一系列灾难。
研究人员称地下水是一种代际资源,但近年管理不善严重损害了后代利益。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保护地下水供应尤其重要,尤其是在当前正在变干的大陆上。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