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洽洽食品发布业绩预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下降79.85%-85.86%,仅有4000万-5700万元,创下2011年上市以来最差业绩。
洽洽食品成立于1999年,由陈先保创立。陈先保原为国企员工,36岁下海创业,最初尝试推出李小龙造型棒冰,后于1999年推出“洽洽”品牌瓜子。通过“水煮工艺”解决传统瓜子油腻、粘手问题,成为产品差异化亮点。
2000年,洽洽砸重金上央视黄金档广告,迅速打响品牌知名度。成立第二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2001年达到4亿元,成为全国炒货“顶流”。2011年成功上市,成为“炒货第一股”。
随着品牌扩张,洽洽从单一瓜子品类扩展至西瓜子、南瓜子、花生、蚕豆、开心果等,渠道覆盖大卖场、连锁超市及三四线城市夫妻店。陈先保一度成为安徽首富。
2025年一季度,洽洽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7.88%,扣非净利润下降73.76%,毛利率跌破20%警戒线。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预计为4000万-5700万元,同比下降79.85%-85.86%。财报公布当天股价下跌7.37%。
2012年,陈先保将总经理职位交予侄女陈汪林,公司增长放缓、战略摇摆。收购薯片、拓展果冻、牛肉酱等新品均未形成规模效应。2015年陈先保重新出山,推出“每日坚果”带动2017-2019年业绩回升。2020年营收突破50亿元,净利润达6.3亿元。
然而产品结构单一问题持续存在,瓜子业务占比超六成,价格偏高,30多元一包定价在性价比竞争中缺乏优势。渠道创新乏力,仍以商超和便利店为主,错失社区团购、兴趣电商等新兴渠道红利。
为突围,洽洽尝试果酒、冰品、瓜子面膜等跨界产品,但未形成核心竞争力。2024年前三季度每10股派发3元现金红利,年报发布当日宣布每10股派10元,全年累计分红6.46亿元,回购568.6万股,合计支出8.18亿元,占全年净利润96.31%。
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洽洽海外营收5.69亿元,同比增长10.28%,拥有108个经销客户。但整体营收仍呈低迷态势,市值从2021年12月的330亿元缩水至目前115亿元。
高管薪酬方面,2024年三位副总中,陈奇和陈俊薪酬上涨,徐涛薪酬下调至120.8万元,董事长陈先保年薪从2021年的159.7万元降至2023年的143.6万元。
同期竞争对手中,三只松鼠聚焦性价比与渠道灵活性,2024年营收突破106亿元,同比增长49.3%,净利润增长85%。2025年一季度营收再增长2.13%。
盐津铺子瞄准三四线市场,凭借辣条、卤味、新中式糕点锁定年轻消费者,2025年一季度营收15.37亿元,同比增长25.69%,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11.6%。
量贩零食品牌“好想来”“零食很忙”“来优品”依靠低价与高频上新,2025年一季度万辰集团营收同比大涨124%,达108.21亿元,净利润2.15亿元。
鸣鸣很忙集团门店数超1.5万家,2024年销售额超555亿元,稳居量贩零食门店数第一。
当前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与新鲜感,传统品牌洽洽面临品牌认知失调与节奏失真问题。虽然仍具备制造、供应链及品牌势能优势,但若无法把握新一代消费者兴趣点,品牌记忆或将逐渐淡化。
洽洽食品曾依靠央视广告与大品类瓜子崛起,如今广告渠道已转向短视频与直播电商。瓜子可以不变,但吃瓜子的人早已不是当年守着电视看广告的那群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