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日气温攀升,避暑游成为旅游市场热门选择。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以来避暑游搜索量同比上涨47%,西北、东北、西南地区成为主要目的地。
多家上市旅游企业推出音乐会、水枪节、反季节出境避暑等特色项目,满足游客需求。在自然景区方面,东北地区依托气候与地域风情形成“避暑生态圈”,云南、贵州等地亦吸引大量游客。美团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暑假期间云南景区订单量同比增长70%。
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拓展避暑产品,将滑雪场改造为山地运动公园,并新增雪绒花咖啡馆及夏日森林音乐会。长白山管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主景区接待游客35.68万人次,同比增长4.5%。长白山焕森民宿工作人员表示,6月中旬天池冰面融化后迎来客流高峰,景区基本满额运行。
天目湖针对避暑与亲子游需求推出多项活动,包括露天草坪观看“苏超”赛事、水世界泰式主题巡游等。文旅综合体亦参与避暑市场,湖南电广传媒旗下文旅项目在暑期推出烟花秀、啤酒节、水枪节等活动。
旅行社亦积极布局避暑游市场。众信旅游零售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连线产品出游人数同比分别增长200%、120%。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澳新旅游资源丰富,叠加反季节避暑因素,预订量显著上涨。
新消费趋势推动旅游市场转型。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接待游客3.71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总花费6584.31亿元,同比增长10.5%;游客人均停留天数达91天,较2024年同期延长11天。
丽江南风民宿经营者表示,民族特色节日如火把节吸引力增强,游客更倾向于体验当地生活。部分游客延长停留时间,甚至选择留下创业。游客不再局限于5A级景区“打卡”,而是倾向于“慢下来”体验民俗文化。
上海景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鸣岐表示,游客期望的场景不是“文化表演”,而是当地人真实生活的切片,实现从“旁观者”到“体验者”的转变。
岭南控股推出以“木棉”为主题的城市多维体验,将木棉元素融入枕边香气、舌尖滋味、旅游线路与文创收藏,打造可感、可触、可藏的生活体验。
西安曲江文旅则通过“一墙一故事”策略,将西安城墙打造为文化IP,推出长安灯会、长安十二时辰街区等沉浸式体验。
周鸣岐指出,旅游市场正由“走马观花”转向“走心体验”,旅企需提升单次行程复购率,在游客心中种下“城市认同感”的种子。能守住文化根脉、接住新需求信号的目的地,将成为游客心中的“未完待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