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技术突围迎战3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目标

近期,上汽集团以多项技术动作打响新能源车突围战。全新MG4推出“电池自燃就赔车”承诺,智己汽车发布1500公里续航的“恒星”超级增程技术,半固态电池实车搭载计划也已临近。

2025年是上汽集团关键考核年,其新能源车销量目标为350万辆,较2022年需实现2.5倍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0%。这意味着集团需维持日均近万辆的交付强度。

根据最新经营数据,集团呈现复苏动能与目标压力并存的态势。2025年上半年整车销量为205.3万辆,同比增长12.4%;7月新能源车销量达11.73万辆,同比增长64.91%。但当前月均11万辆的销量,距29万辆的月达标线仍有较大缺口,若维持现有增速,全年销量目标达成率将不足50%。

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上汽集团推进全面改革,降低零售环节运营成本,整合自主品牌资源,成立“大乘用车板块”,解决内部资源分散问题。合资品牌方面,通过“一口价”策略和库存管理改革,改善渠道健康度。

“自主+新能源+海外市场”成为集团上半年业务重构和业绩增长的主要推手。前7个月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151.8万辆,同比增长23.3%,占总销量比重提升至63.5%。其中,乘用车国内市场销量同比增幅达152.9%。

新能源车板块成为增速最快业务单元,前7个月累计销量突破76.4万辆,同比增长43.5%。细分市场呈现多极发展:上汽乘用车新能源车单月销量达1.5万辆,同比翻倍;上汽通用五菱贡献7.2万辆销量;智己汽车7月交付7027辆,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增长乏力。

海外市场维持韧性,前7个月累计销售57.6万辆,同比增长1.1%,贡献集团24.1%销量份额。销售网络覆盖170余国家及地区,累计海外销量突破600万辆。

根据《上汽集团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2024—2027年)》,集团计划于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与智能电动车销量占比双超60%。目前自主品牌占比已达标,新能源车占比为32.0%,距目标相差28个百分点,亟需加速提升渗透率。

2025年,上汽集团进入产品与技术密集投放期:MG品牌推出CyberGTS赛道轿跑、插混版MG3及搭载OPPO智行手车互联功能的量产车MG4;智己汽车上市增程版LS9旗舰SUV及改款L6纯电轿车,以差异化技术矩阵抢滩中高端市场。

MG品牌事业部总经理陈萃表示,MG品牌已攻破特斯拉热管理专利,半固态电池实现批量装车。上半年MG4在欧洲销售超15万辆,大幅超越特斯拉同期表现。未来两年,MG将推出13款新能源车产品,重点发力国内市场。全新MG4配备“一体式热管理系统”“半固态电池批量装车”“手车互联系统”三大技术。

半固态电池“半固态安芯版”解决自燃隐患和低温焦虑,电池包在10针三向穿刺实验中不冒烟、不起火,杜绝自燃风险。

智己汽车发布的“恒星”超级增程技术,以66千瓦时电池、百公里5.32升亏电油耗、1500公里续航的组合,试图重构增程车价值标准。

智己汽车首席营销官李微萌表示,技术是手段,用户体验是目的。部分增程产品存在体验短板,导致技术路线受质疑。智己“恒星”超级增程以高效率、纯电驾感和大电池提升增程体验。

业内人士指出,传统大型汽车集团寻求销量破局的关键在于打通技术复用与全球协同的闭环。上汽集团可将智己的ERNC降噪、MG的铝稀土合金等尖端技术反哺中端品牌,摊薄创新成本。同时,依托MG海外300万辆出口基础,为高投入技术提供战略缓冲。

随着半固态电池量产上车倒计时、超级增程技术首秀,上汽集团的突围战进入关键阶段。当行业从卷价格转向卷全生命周期运营,这家老牌车企能否用技术破茧重塑游戏规则,市场将给出答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