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近日留意到,微信分付悄悄上线了“借款”功能。
腾讯相关人士表示,分付是腾讯在灰度测试的消费信贷产品,用户可通过分付额度享受消费借款服务。目前分付正在小范围试行借款服务升级,用户可凭历史大额交易记录,借款至银行卡用于微信支付外的消费用途,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据官方介绍,微信分付的借款功能与交易挂钩,需满足三项条件:一是近30天支付满100元的交易;二是支付时未使用“分付”付款;三是通过系统综合评估。
界面新闻记者实测发现,使用微信支付(非分付)完成一笔100元以上交易后,借款功能随即开启,该笔交易金额可借款至银行卡,提交申请后很快借款成功。当日借款次日起可还款。
记者注意到,借款成功后,微信分付额度同步减少,这意味着借款和信用消费占用同一信贷额度。
去年底,微信分付已向部分用户开放。根据介绍,分付可用于吃饭购物等消费,暂不可用于发红包。利息按日计算,日利率0.045%,可随时还款,已还部分不再计息,每月最低还款10%即可继续使用。
微信分付此次上线“借款”功能后,相当于将“类花呗”、“类借呗”产品整合。用户支付时可选择“分付”付款,花多少借多少;若支付时未使用“分付”,后续急用钱时,可凭历史交易申请借款,资金将打款至银行卡。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微信分付目前的“借款”功能类似信用卡借款,但需与已发生交易挂钩,主要是筛选外部交易场景,评估用户消费水平,为授信提供依据。
她指出,当前微信相比其他互联网巨头,自营电商消费场景建设能力较弱,因此需要借助微信支付的支付数据,丰富信贷风控手段与用户资质评估。
页面信息显示,微信分付的借款利率与信用消费利率一致,日利率均为0.045%。苏筱芮表示,该日利率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据微信分付介绍,产品由合作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服务。授信机构包括深圳市财付通网络金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财付通小贷”)及国投泰康信托有限公司。
财付通小贷是腾讯集团旗下小额贷款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为105亿元。
若仅由财付通小贷出资,属于直贷;仅由国投泰康信托出资,属于助贷;若资金由两者共同提供,则属联合贷。
与其他消费信贷产品相比,微信分付的优势在于微信平台庞大的用户基础。根据财报数据,2025年一季度,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首次突破14亿,达到14.02亿。如何在微信私域生态内构建合适的产品组合,已成为平台发展的重点方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