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界热销破万台难改江淮整体颓势

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打造的尊界车型自上市以来创下国产百万级豪车的销售纪录。上市首小时大定破千台,7天订单达3600台,19天突破5000台大定,50天累计突破8000台,67天正式突破1万台大定。

这一成绩尤为突出,因奔驰S去年销量为16000台,今年上半年不足6000台。然而,尊界的热销并未带动江淮整体销量和品牌力的提升。

江淮汽车发布的7月销量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合计销量同比下滑近10%,其中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大跌34%。这一表现凸显出尊界的市场热度更多属于华为,而非江淮自身。

在财务方面,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预计亏损6.8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达8.2亿元。尊界的热销未能扭转公司经营困境。

与此同时,江淮汽车计划通过定增融资35亿元,投入总投资额达58.7亿元的“高端智能电动平台开发项目”,引起交易所重点问询。公司回复公告长达216页,远超常规披露规模。

这种超规格关注反映出市场对江淮潜在问题的高度敏感。公司披露了大量年报未涉及的细节,表明其确实处于命运的关键时刻。

资金压力方面,江淮汽车2024年资产负债率达74.68%,未来三年存在43.07亿元的资金缺口。对年亏损近20亿元的企业而言,这是沉重负担。

江淮2024年亏损17.84亿元,研发费用达34.64亿元,其中17.63亿元计入费用,资本化率达49.11%,远高于上汽19.09%、比亚迪1.78%、长城4.59%的水平。

乘用车板块2024年销售收入由2023年的159亿元下滑至122.4亿元,同期销量由19.99万辆下滑至16.68万辆,均价由7.96万元下滑至7.34万元。

与大众汽车的合作未能形成支撑。2022至2024年从联营企业大众安徽的投资亏损累计达20.18亿元,其中2024年亏损13.37亿元。

首款车型ID.UNYX与众市场表现不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指出,大众安徽品牌力无法与“南北”大众相比,且首款车型推出时市场竞争最为激烈。

江淮2024年营业利润亏损18.89亿元中,资产减值损失达11.57亿元,占比超过六成。其中合同资产减值损失7.19亿元,与新能源汽车补贴坏账准备激增相关。

新能源汽车补贴坏账准备从2023年末的9.46亿元陡增至2024年末的16.65亿元,账面余额18.53亿元的补贴几乎全额计提坏账。

政府补贴审核趋严是主要原因。2022年计提减值损失1.99亿元,主要因需进一步核实后予以清算车辆情形。

2023年计提减值损失3.53亿元,主要因国家新下发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申报通知文件。

2024年计提减值损失7.19亿元,主要因国家新下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款项清算文件及与主管部门沟通情况。

新能源汽车补贴是过去数年销售形成的存量债权,如此大额的减值暴露了历史数据中的重大隐患。

江淮计划开发全新一代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平台,规划涵盖轿车、MPV和SUV三个品类,目标客户为企业主、公司高管、金领阶层等。

平台规划车型包含纯电和增程类型,瞄准D级别豪华轿车、豪华SUV和豪华MPV细分市场。

交易所质疑该项目关键技术与研发失败风险。江淮坦承研发难点包括端到端智能驾驶算法模型、数据闭环系统平台构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测试评估。

江淮称自2015年开始智能驾驶技术研究,建成安徽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完成L2+智能驾驶系统开发。

新车型实现盈利需达到规划总产能的35%-40%。按“年产20万辆”推测,盈亏平衡点为年销售7万到8万辆。

今年前7个月,江淮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才刚刚超过一万辆,要推出年销量达7-8万辆的新车型,短时间内实现难度较大。

赛力斯问界已在中高端市场取得成功,华为对江淮项目的技术或销售资源倾斜程度尚不确定。

尊界成功让江淮“露脸”,但销量下滑、利润承压、资金吃紧的现实并未改变。

靠华为,江淮能火一时;但如果下一个爆款迟迟不来,它可能继续在寒冬里煎熬。

在新能源车激烈竞争的当下,留给“中国迈巴赫”的时间已经不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