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机器人运动会上,机器人灵巧的动作背后,是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赋予了其“力量之源”。在工业与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当下,稀土产业正成为推动变革的“幕后英雄”。
1、机器人关节中的动力密码
人形机器人流畅动作的秘密在于其全身约30个精密关节。关节内电机的高效运作是关键,这些电机必须满足体积小、扭矩大、响应速度快、能耗低等近乎矛盾的要求。传统铁氧体磁体磁能积仅为0.8-5.2 MGOe,难以满足高强度高频次动作需求;而钕铁硼稀土永磁体的磁能积高达30-52 MGOe,同等体积下扭矩提升3倍,最大耐热性突破200℃,成为伺服电机不可替代的“力量核心”。其在方寸之间爆发出十倍于传统铁氧体磁体的磁能,使电机扭矩倍增、耐热性跃升,电能转化为机械力的效率推至90%以上,具备“小身材,大能量”的特性,成为精密关节不可替代的“动力心脏”。
表:钕铁硼磁体与传统铁氧体磁体性能对比
数据来源:南京证券,找磁材网,南京理工大学等
2、需求放量的奇点时刻
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时刻临近,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有望迎来几何级增长。中国稀土产业龙头北方稀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稀土永磁材料主要用在人形机器人活动关节、执行器等处的驱动电机,其性能决定了人形机器人的自由度、额定负载工作空间、工作精度等核心参数。根据部分公开报告,一台人形机器人稀土永磁材料用量大约在3.5-4千克左右。按照单台人形机器人钕铁硼用量3.5KG测算,若人形机器人卖出10-50-100万台,2025年高性能钕铁硼需求量分别增加0.27%-1.34%-2.69%。由于龙头磁材企业在人形机器人业务布局上具备先发优势,增量需求对应到龙头企业产能,增速更加显著。若远期卖出1亿台,将带来35万吨的增量需求(测算2025年全球高性能钕铁硼需求约13万吨)。
图:人形机器人市场对稀土永磁材料的消费量测算
数据来源:Wind,国联民生研究所,金力永磁,截至2025-6
与此同时,工业机器人的爆发同样不容忽视。每台机械臂装备的6-7个稀土伺服电机,正随着中国年产量突破50万台的规模,持续推高磁材需求。
图:2024年开始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高斜率上行
数据来源:Wind,国联民生研究所,金力永磁,截至2025-6
3、万物电驱时代的稀土磁材需求大周期
机器人产业的崛起,悄然重构着稀土行业的价值链条。为满足关节电机极端环境下的稳定运行,磁材配方持续升级——添加特殊稀土元素提升耐温极限,优化微观结构增强抗退磁能力,产品性能跃迁直接带动附加值提升。更深远的变化发生在产业分工上。磁材企业已突破单一材料供应商角色,延伸至电机磁组件领域。这种角色进化意味着,当一片磁材变成精密的动力模块,价值完成从“论斤售卖”到“按功能计价”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中国凭借从稀土开采到磁材成型的完整产业链,正成为机器人产业中不可绕过的“磁力中心”。
而机器人只是稀土磁材需求拓展的增量之一。当电动化浪潮席卷交通、制造、能源领域,钕铁硼作为“电能转化机械能”的最高效载体,其下游需求受益于多个先进制造产业的共振增长。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风力发电机的巨型转子、工业设备的节能马达,无数旋转的磁场背后,是万亿级“电驱替代”市场对稀土磁材的深度依赖。工业发展越是智能化、精密化、轻量化,对稀土磁材的需求越大。
图:2024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下游消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机、工业机器人、家电等领域
数据来源:Wind,智研咨询,中信建投研究所,兴业证券研究所
当前,稀土产业在投资端短期与长期逻辑都很通顺:短期具备价格端上扬与中报业绩兑现的强催化,而长期则处于国家对稀土配额管控严格化、先进制造产业贡献需求增量、国际经贸斗争环境下海外高定价催化等多重驱动之中,战略价值凸显。短期与长期逻辑的齐备,分别对应着稀土产业的盈利增长与估值扩张,有望形成稀土产业双击行情机遇的有利条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