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司登已稳固中国羽绒服市场领先地位,但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成为其持续的挑战。
此前多元化尝试遭遇失败,公司一度陷入经营困境。2017年回归主航道后,波司登重拾增长动力。
当前波司登再次面临成长焦虑,新一轮多元化尝试聚焦户外与奢侈羽绒服品牌Moncler路径。
分析认为,波司登最新多元化战略前景不被看好。
01
上一轮多元化“铩羽而归”
波司登ROE达22%,但资产周转率长期低于行业头部公司20%以上,主要受羽绒服季节性影响。
2008年起,公司连续收购男装、女装品牌,尝试四季化运营。多元化业务一度占收入13%,但基本为价值毁灭。
2013年起公司通过商誉减值摆脱历史包袱,但非主业收入占比仍达4%,女装品牌经营持续困难。
与优衣库多元化路径相似,但波司登多元化更严重动摇了主业基础。2016年公司收入回落至10年前水平。
2017年公司提出“聚焦主品牌,回归主航道”战略,实现复苏。
02
两个看似全新的故事
当前波司登尝试两个新方向:户外功能性服饰与奢侈羽绒服Moncler模式。
(1)切入户外赛道,产品包括冲锋衣、防晒服等。2022年推出户外防晒系列,2023年推出冲锋衣。
防晒服市场空间达800亿元,但波司登防晒服业务今年增长停滞。产品定价400-500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防晒服功能属性不强,缺乏黑科技支撑,品牌间难以形成差异化。时尚性缺失导致难以建立品牌溢价。
行业75%的产品定价低于200元,高于500元产品仅占1%。外资品牌Lululemon、迪卡侬等纷纷进入该市场。
波司登降价将冲击中高端品牌定位,且防晒与保暖定位存在冲突。公司最新电话会透露将调整防晒战略。
(2)借鉴Moncler多元化路径,但两者基因不同。Moncler创立初期即具时尚属性,设计师资源丰富。
波司登优势在于品牌专注,过度多元化将稀释专业定位。类似茅台跨界做冰淇淋损害品牌价值。
03
传统主业反而大有可为
2017年战略调整后,公司采用小单快反模式,存货周转率达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门店数量从1.3万家缩减至3470家,但直营化率仅40%,远低于Moncler的80%。
高端市场消费主要在线下,需通过门店体验传递品质感。提高直营比例有助于高端化战略。
公司构建品牌矩阵覆盖低中高端市场,包括波司登、雪中飞、冰洁三大品牌。
波司登主品牌稳居市场第一,但雪中飞仅排第五,冰洁市场份额微弱。江西品牌鸭鸭线上渠道成功冲击波司登地位。
波司登真正可做的是“羽绒+”模式,强化保暖心智。收购Bogner、Moose Knuckles布局高端细分市场。
多元化正确路径应聚焦同赛道高端品牌,而非跨界扩张。波司登在羽绒服领域仍有广阔发展空间。
面对增长焦虑,专注核心赛道比四处出击更为有效。第二增长曲线可能成为毒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