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控制权引国资争夺 控股股东涉诉致转让存变数

8月14日,良品铺子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与广州轻工之间的股权纠纷诉讼已被法院受理,涉案金额由9.96亿元升至10.23亿元。

广州轻工诉请按照每股12.42元的价格受让宁波汉意持有的79,763,962股股份,并要求立即办理股份过户手续;同时宁波汉意需支付超3000万元违约金及该案相关损失、律师费等合计约90万元。

良品铺子表示,公司为第三人,诉讼对公司生产经营和当期损益无重大影响。由于案件尚未开庭审理,诉讼结果尚不确定,可能导致宁波汉意与长江国贸的控制权转让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此前5月,宁波汉意曾与广州轻工签署协议,约定转让良品铺子股份,但至约定时间未进一步签署协议,反而于7月17日与长江国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

在协议签署前,广州轻工已就股权转让纠纷对宁波汉意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7月14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审理并启动相关保全措施。宁波汉意所持股份被冻结,导致与长江国贸的股份转让交易至今未完成。

广州轻工与长江国贸均背靠国资背景,无论哪一方接手,都可能为良品铺子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分析认为,宁波汉意选择长江国贸或与产业协同有关。长江国贸是2023年成立的大型国际贸易平台企业,注册资本80亿元,业务涵盖现代物流、跨境电商、供应链管理等,冷链、粮食、有色金属、跨境电商等贸易规模位居中部前列。

广州轻工则聚焦日用消费品、现代服务及时尚文体三大业务板块,以“产业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

近年来,良品铺子经营状况持续承压。

自2022年起,其总营收和归母净利润连续下滑,2024年营收跌至71.59亿元,并由盈转亏。据良品铺子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元至75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3亿元至1亿元。去年同期,利润总额为5221.43万元,归母净利润2389.06万元。

公司解释称,2025年预亏主要因产品优化调整导致毛利率下降,主动淘汰低效门店使销售规模下降,线上渠道流量费用上升。

从更深层次看,供应链短板可能影响盈利能力。良品铺子采用代工模式,合作供应商超1300家,涵盖原料、辅料科研机构和行业TOP品牌。

该模式虽属行业常态,但因合作方多为头部品牌,议价空间有限,成本控制难度加大。同时,尽管品牌方对供应商设有监管机制,但难以实现生产全过程的全面监控,食品安全风险难以完全规避。

此外,良品铺子今年将业务扩展至包括橙子等原料的全品类。生鲜等原材料与休闲食品在供应链管理上存在差异,这对公司整体供应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现金流方面,良品铺子也面临压力。财报显示,2023年至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12.8亿元降至577.2万元,同比下降99.55%。

若长江国贸顺利入主,良品铺子或可在资金层面获得支持,缓解当前压力,并借助对方供应链资源补齐短板。

尽管公司称此次诉讼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但反映出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的挑战。当量贩零食品牌以低价抢占市场,供应链短板成为制约良品铺子发展的瓶颈。

能否借力国资实现成本优化与供应链整合,将成为良品铺子巩固市场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控制权转让出现变数,公司是否能顺利引入国资仍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