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百货公司利润下滑,行业探索转型新路径

百货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根据《联商网》统计,截至目前已有15家百货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其中9家企业净利润出现下滑,占比达60%。翠微股份亏损最为严重,上半年最高亏损达2.2亿元;而中国中免则成为最赚钱的企业,净利润达26亿元。

具体来看,重庆百货预计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80.42亿元,同比下降10.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4亿元,同比增长8.74%。汇嘉时代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6400万元到7200万元,同比增长55.25%到74.65%。友好集团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同比增长51%左右。供销大集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万元至65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宁波中百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00万元,同样实现扭亏。

王府井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0万元到9500万元,同比减少67%到78%。茂业商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约为3142.13万元到4713.19万元,同比减少69.01%到79.34%。中国中免上半年净利润为26亿元,同比下降20.81%。广百股份预计上半年亏损1500万元-2000万元,同比下降174.9%-199.86%。中央商场预计亏损1050万元到700万元。翠微股份预计亏损2.2亿元到1.9亿元。华联股份预计亏损2000万元到3000万元。南宁百货预计亏损1300万元。大连友谊预计亏损3800万元到3000万元。利福中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亏损373万元。

消费意愿、市场竞争以及自身变革是影响企业短期业绩的主要因素。广百股份指出,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及线上零售模式加速重构影响服饰等品类销售。中央商场表示受传统商超渠道消费下滑影响,导致百货零售销售下降。茂业商业认为零售行业仍处于筑底阶段,居民消费意愿尚未完全复苏,且门店升级改造对公司短期业绩带来一定影响。翠微股份表示,受市场环境及门店调改影响,销售收入下滑,综合毛利额同比下降12.77%。华联股份认为,居民消费更趋谨慎、购物中心业务盈利压力增大、DT业务筹备费用增加以及影院收入下滑等因素导致上半年亏损。王府井指出,面对消费趋势变化,公司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包括加快新业态培育、优化新店发展模式、推进存量门店转型等,短期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尽管业绩承压,百货行业仍主动求新求变。利福中国通过布局线上、推出AI智慧服务、优化线上商场及开展直播活动等方式提升流量。上海久光中心全馆销售所得款上升8.6%至9.11亿元。广百股份、茂业商业、宁波中百积极推动数智化业务。宁波中百通过品牌调整、降本增效、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提升销售额。汇嘉时代上半年引进百货业态品牌224个,填补业态空白。友好集团扩大餐饮、娱乐、休闲等体验型业态占比,提升聚客能力。茂业商业增加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夜经济等配套业态布局,增强引流能力。王府井、中国中免等企业探索新业态。中国中免深耕免税业务,拓宽“免税+”边界,推动中免健康自有品牌创新发展。广百股份拓展免税店等新业态。华联股份聚焦购物中心内容与品类管理,加强对购物中心的协同与赋能。

百货行业正通过引入首店品牌、布局新业态、日常营销创新活动、强化会员管理等方式提升吸引力。布局二次元、加码体验业态、尝试新业态,百货行业正打破自身“天花板”,用贴合Z世代的“消费语言”吸引消费者到店,将行业从“粗放经营”带入“精细化运营”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