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地产千亿投资计划内地进度超九成

面对行业持续的调整期,太古地产今年的破局路径是抓住奢侈品消费回流趋势,以及推动资产腾挪。

太古地产于8月1日公布截至6月30日的上半年营运数据。办公楼板块继续承压,其中香港部分“损失”较为严重,但在内地各项目出租率和租金都有企稳迹象;零售商场的销售额,除个别项目外几乎重回增长。

资料显示,2025年上半年,太古地产收入为87.23亿港元,同比增长20%;由于出售了美国迈阿密多个物业,基本溢利同比增长15%至44.2亿港元。但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同比减少4%,录得34.2亿港元;股东应占呈报亏损为12.0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17.96亿港元溢利形成反差,亏损主要来自办公楼板块。

“高空置率加上新增供应持续对香港办公楼市租金构成下行压力。”太古地产在财报中表示。

办公与零售业务呈现冷暖有别态势。太古地产上半年股东应占呈报亏损背后是高达46.8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其中香港办公楼组合是“重灾区”。

同期,太古办公楼租金收入录得26.36亿港元,同比下滑4.7%,其中香港办公楼租金收入同比下跌5%。截至6月底,太古香港办公楼组合整体出租率为91%,较年初降低2个百分点。

拆解结构来看,中环太古广场出租率从95%跌至94%,港岛东太古坊从93%跌至90%。包括康桥大厦、德宏大厦、多盛大厦、林肯大厦、濠丰大厦及电讯盈科中心在内的“其他太古坊办公楼组合”变动较大。

除上述“其他太古坊办公楼组合”租金微跌外,其他香港办公楼租金未出现大幅变动。管理层预期办公楼租金在近期仍将面临压力,但出租率可维持在高位。

零售业务展现恢复能力,尤其在内地市场。2025年上半年,太古地产零售物业租金收入录得36.52亿港元,基本与去年持平。

香港零售物业租金收入微跌2%,商场维持100%出租率。上半年香港零售销售额整体下滑约3.3%,但太古广场商场、太古城中心销售额实现1-2%增长,仅东荟城名店仓下滑3%。

真正亮点在中国内地。撇除汇率影响后,内地零售物业应占租金收入同比增长1%至26.22亿港元,租金收入总额上升2%至22.72亿港元。同期内地零售物业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1%,较2019年同期高出70%。

奢侈品消费成为增长动力。太古地产指出,中国内地商场表现相对整体市场出色,并获得多项品牌持续续租。

期内,广州太古汇销售额录得2.1%跌幅,其余商场均重回增长。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同比增长6.8%,北京颐堤港同比持平,成都太古里同比增长0.2%,上海兴业太古汇同比增长13.5%,上海前滩太古里同比增长4%。

部分商场因升级工程和租户调整影响,租金出现变化。广州太古汇租金收入总额同比下跌1%,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同比增长5%,北京颐堤港同比增长1%,成都太古里同比增长3%。

受改造工程影响,上海兴业太古汇租金收入总额同比下滑6%,上海前滩太古里租金收入总额同比下滑达10%。这些下滑有望在未来扭转。

市场波动中,太古地产在2025年上半年进行了积极的资产处置。包括出售美国迈阿密商业项目Brickell City Centre股权及地块,总价合计约7.59亿美元。

最新在7月份,太古地产继续出售位于迈阿密Brickell的North Squared用地,涉及建筑面积约52.3万平方呎。

管理层透露,下半年将继续剥离更多非核心资产,以回流资金并投入拓展计划。

三年前,太古地产宣布“千亿港元投资计划”,即在未来10年,在核心市场投资1000亿港元,其中半数资金将投向中国内地,并计划2032年前将内地总楼面面积增加一倍。

财报显示,该投资计划进展理想,目前已承诺投放67%资金至不同项目;计划投放到中国内地市场的500亿港元,现在已落实92%。

目前,太古地产在发展中的项目有8个,均如期推进。北京太古坊预计在2026年年中起分阶段落成,并整合北京颐堤港项目;西安太古里预计在2027年分阶段落成;三亚太古里预计在2026年起分阶段落成。

与前滩太古里联动的上海前滩21号综合发展项目计划在2026年落成;上海陆家嘴太古源预计在2026年起分阶段落成;广州的聚龙湾太古里预计在2027年上半年起分阶段落成;广州太古汇广州文化中心扩建部分工程将在2027年完成,并随后并入广州太古汇。

待这批物业全部落成,到2027年以后,太古地产在中国内地拥有的投资物业总建筑面积将从目前1044.34万平方呎增长至1892.48万平方呎。

公告中,太古地产确认将在中国内地一线及新兴一线城市(包括北京和深圳在内),寻求落地以零售为主导的综合发展项目。

“我们仍然致力于寻找机会,在深圳落地一个以零售为主导的项目。”管理层表示,若有合适机会,公司会认真考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