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蔬菜走红餐饮市场 供应链推动特色食材普及

小众蔬菜走红餐饮市场 供应链推动特色食材普及

近年来,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蔬菜品种逐渐出现在各大餐饮门店的菜单中,如皱叶甘蓝、板蓝根青菜、沙葱等,它们凭借独特的口感、健康属性和多样化的烹饪方式,逐渐受到市场欢迎。

皱叶甘蓝作为甘蓝家族的一员,因其叶片褶皱而得名。这种结构不仅增强了其适应寒冷环境的能力,也使其在烹饪过程中更易吸附调味料。火锅店如巴奴毛肚火锅、辣都·脆毛肚火锅等均推出皱叶甘蓝相关菜品。在中餐馆中,该蔬菜也常用于清炒、凉拌、炖煮等做法,推出如上汤皱叶菜等菜品。

供应链方面,亚非种业已在湖北、山西、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建立9个皱叶菜种植和加工基地,种植面积超过10000亩,推动该品种的规模化生产。

板蓝根青菜则由华中农业大学培育,属于油菜新品种“菘油1号”,与普通油菜外形相似,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2021年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验收后,逐渐进入市场。

多家餐饮品牌如蘑界、客颂、佬麻雀等将板蓝根青菜纳入菜单。零售平台如盒马、叮咚买菜也推出该产品,售价约20元一斤。食品企业如扬翔食品、千味央厨也开发了相关深加工产品。

沙葱作为西北地区的特色植物,也被称作“戈壁菜”,具有清甜辛香、口感温和的特点,适合多种烹饪方式。近年来,海底捞、许府牛火锅等品牌将其用于涮烫产品。美团平台数据显示,沙葱已广泛用于沙葱羊肉卷、沙葱水饺等菜品。

叮咚买菜等生鲜平台也推出民勤沙葱,推动其从地域走向全国。

这些小众食材走红的原因包括契合健康饮食趋势、满足消费者猎奇心理、烹饪方式多样且操作门槛低等。

板蓝根青菜因富含维生素和钙质,受到注重营养摄入的消费者欢迎。其维生素C含量是橙子的2至3倍,是苹果的30倍。

皱叶甘蓝因外观特殊吸引消费者尝试,也因其厚实质感适合多种烹饪方式。

随着供应链的完善,这些原本具有地域特色的食材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激发消费者兴趣,并在社交平台引发分享与讨论。

烹饪门槛低也是推动这些食材普及的重要因素。皱叶甘蓝和板蓝根青菜适合清炒、涮煮;沙葱则适合白灼、爆炒、凉拌等多种方式。

业内认为,这些特色食材的走红仅是中华大地丰富物产的冰山一角。未来,随着上游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更多小众食材将进入市场,推动餐饮端出现更多创新菜品。

这些食材的流行也反映了消费者对多样化饮食的追求,以及餐饮行业在食材开发和供应链整合方面的持续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