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香港高等法院判决之后,18亿美金巨额财富的家族争夺战,让“娃哈哈这家国有企业的资产被私有化,娃哈哈空心化”的论调甚嚣尘上,这对于宗庆后在世期间忠心爱国形象是致命的坍塌,对宗馥莉亦是真正麻烦的开始。
近期,在宗馥莉的“铁腕”策略下,娃哈哈正在陆续砍掉年销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有时候是突然“一刀切”,甚至还有经销商反馈娃哈哈方面还有未结清的款项。目前娃哈哈的渠道正经历“大洗牌”。冰柜投放不足成为导火索,有15年娃哈哈代理资格一朝被废;也有经销商销售指标翻倍增长,库存积压超300万。
有年销过千万元、做了10多年娃哈哈经销商的李志杰(化名)表示,“她(宗馥莉)上台这一年,我们这些经销商过得特别累。她只顾任务,不管我们经销商死活,价格、价差都乱了。而且定的任务不切实际,制度也与实际脱节,费用各种克扣,这两个月扣了我五六万元的费用。”
自从遗产争夺大战拉开帷幕,宗馥莉便消失了。多位接近娃哈哈人士证实,宗馥莉已至少一个多月未出现在公司了。有人说她在美国,有人说她最近可能在中国香港。总之,她已很长时间未在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宏盛路9号的宏胜饮料集团露面了。
8月1日香港高等法院的文件显示,禁制令(禁止转移汇丰银行账户内的资产)持续有效至杭州中级人民法院及浙江高级人民法院的诉讼有最终裁决为止。文件显示,宗馥莉已经从该账户转走了110万美元。据彭博报道,该账户现有金额约18亿美元。被告宗馥莉还需解释转走的110万美元的财产去向并对原告负受托责任——告知上述账户的最新余额,并提供回溯自2024年2月2日以来的“资产、收入和支出变动情况的完整记录。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该信托原计划是21亿美元(目前只有18亿美元,尚未完成),在2024年就已经开始布局。原告Jacky Zong、Jessie Zong和Jerry Zong(宗庆后的三名私生子女)提供了一份宗庆后的手写指示,该指示提到:让郭虹去香港汇丰办理三份信托,每人7亿美金,要求信托不动用本金,仅收取利息使用。原告称,该指示是宗庆后在2024年1月下旬亲笔书写的。
香港法院的这份判决,其实并不能说明“宗馥莉输了”,而只是对香港信托内资产的“限期保全”,也就说,在杭州法院判决之前,禁止转移其内资产。
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已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确认其对宗馥莉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同时,三名原告还起诉要求确保三人获得每份价值7亿美元共计21亿美元的信托权,他们声称这是他们已故父亲宗庆后承诺为他们设立。今年7月8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发送的受理案件通知书显示,相关诉讼已经立案登记。
根据法院公布的判案书,宗庆后于2024年2月2日订立了两份遗嘱,分别涉及其境外和中国内地境内的资产。这两份遗嘱均未将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或杜建英列为受益人,而是指定了包括宗馥莉、宗馥莉之母施幼珍以及宗庆后的母亲王树珍在内的若干人士为受益人,但并没有提到任何原告或杜建英的名字。这两份遗嘱的遗嘱执行人是陈汉律师和郭虹。郭虹早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是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监事,在2015年担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宗庆后的遗嘱恐怕是宗馥莉的终极武器:在遗嘱中,宗庆后明确表示,其境外和中国内地境内的资产受益人都是宗馥莉,而三个私生子只能获得香港汇丰银行内18亿美元资产的“利息部分”。
18亿美元,大约是129.3亿人民币,堪称一笔天文数字,而且不在国内在香港。宗庆后生前是哪来的这18亿美元,资金来源是否清白,以及又是如何转移到香港去的,成为公众追问的焦点。
界面新闻的调查报道,揭开了这18亿美元巨款的来路以及是如何跑到香港去的。宗庆后身前设立了几家BVI公司,又称离岸公司,是依据英属维尔京群岛当地法律设立,常见类型包括国际商业公司(IBC)和有限责任公司(LLC)。该类公司无需在当地实际经营,主要业务可全球开展。
这些离岸公司基本都是境内娃哈哈大量工厂、销售公司的股东。离岸公司作为股东公司,获得娃哈哈境内大量实体公司的分红,而且相较于境内公司更容易将资金转移到境外。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与境内娃哈哈相关公司交织的离岸公司主要包含四个:分别是注册在英属维京群岛的恒枫贸易有限公司、博山金贸易有限公司,注册在非洲塞舌尔的盛佳集团,以及注册在美属萨摩亚群岛的荣辉投资有限公司。
这些境外公司的股东或者董事,往往以宗庆后、施幼珍或者杜建英等娃哈哈创始人团队或者高管挂名,且部分境外公司的注册地址也出现共用的情况。界面新闻通过公开资料查询发现,宏勝飲料(香港)有限公司、Purple Mystery Asset Management Ltd、PLATINUM NET LIMITED这几家公司均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公司地址在香港为同一地址。而“宏勝飲料香港”的唯一董事是施幼珍,即宗馥莉母亲。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娃哈哈商标的所有者,是整个娃哈哈商业帝国的核心平台,其外围的大量工厂、销售、生产配套公司应该都是这家公司百分百控制的子公司,但事实完全不是如此。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现由宗馥莉、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3名股东共同持股,代表上城区国资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职工持股会持股24.6%,其中宗馥莉的29.4%股份由继承而来。
据统计,娃哈哈在全国有81个生产基地、187家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企查查资料显示,集团公司拥有员工403人,2022年营业收入512亿元。注册资本5.26亿元。
据证券时报的报道,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对外投资的公司有16家,其中有4家注销,持股都在49%以下,包括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包装有限公司等。
也就是说,在娃哈哈体系内的187家子公司中,有国资背景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直接持股的公司只有16家,而且还有四家已经注销。也就是说,娃哈哈旗下其他的170多家子公司、或者孙公司事实上跟国资没有关系,或者国资持股比例极低。
宗庆后的另一家公司:浙江娃哈哈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与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没有任何股权关联,被简称为“浙江娃哈哈”。其成立日期为1993年,注册资本9179万股,其中发起人股东持股43.0322%,内部职工持股31.4693%,社会法人股为25.4985%。
浙江娃哈哈对外投资有8家公司,包括浙江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等。从名称上看,浙江娃哈哈旗下的公司可能才是属于娃哈哈的核心业务领域——饮用水、饮料、食品(娃哈哈八宝粥)。
企查查显示,和宗庆后有关联的企业有207家。上述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还有大量公司是宗庆后等直接大比例持股。
宗庆后全资持有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宏振投资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8亿元,对外投资企业达到27家,而且大多数是51%以上比例持有,包括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宏振包装有限公司、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宏振酒业销售有限公司等。
浙江启力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亿元,宗庆后持股60%,其余40%为工会持股,持有28家公司股权,包括天津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等,多属乳业、饮料类公司。
浙江真宗投资有限公司同样注册资本2亿元,宗庆后持股60%,其余40%为工会持股,对外投资15家公司,包括沈阳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贵州恒枫饮料有限公司等。
广元金信投资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广盛投资有限公司也是由宗庆后持股60%,投资持有多家娃哈哈公司股权。
另外,除了与娃哈哈相关的业务,宗庆后本人及其兄弟姐妹、女儿对外还有着极为复杂的投资。据南方都市报披露,宗庆后通过浙江娃哈哈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这一投资平台,投资了华熙生物、怡合达等上市公司,并持有同心医疗、兰丁智能、腾瑞制药等IPO企业的股份。娃哈哈创投分别由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施幼珍持股90%、10%。施幼珍为宗庆后之妻,宏振投资由宗庆后本人100%持股。
从大量的股权投资结构来看,宗庆后在生前早已“乾坤大挪移”,大量娃哈哈旗下的子公司、孙公司与国资毫无关系,而娃哈哈的核心平台“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几乎已经成了“光杆司令”。
7月17日,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前期也接到了很多相关电话和投诉,我们一直在处理,已经有(成立)专班在介入处理,我们也希望尽快能处理这个事情。”对于专班是否为上城区财政局牵头,该工作人员表示,上城区财政局内部也只有个别人知晓,“不好给你更进一步的答复。”
法律界人士表示,对娃哈哈的调查可能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娃哈哈的实际治理架构已经不透明,长期被指存在“壳实分离”问题,公司治理程序涉嫌违规,部分关键权益有“体外化”嫌疑,可能致使国有股东权益受损;二是家族争产中,若部分核心资产如商标权、利润分配控制权等落入特定个体或离岸架构手中,极易形成公共资源私人化的既成事实,这将构成对地方财政利益的直接侵蚀。
从大量公司体外化到试图将国资控制下的“娃哈哈商标”转移出集团公司,再到如今的天文数字的信托资产,国资对娃哈哈的调查恐怕已经迫在眉睫,而这一切,也许会成为以宗馥莉为代表的宗氏家族真正的大麻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