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行业“反内卷”背景下,磷酸铁锂产能出清成为市场关注焦点。8月22日,磷酸铁锂材料分会理事会闭门会议在深圳好日子皇冠假日酒店如期举行,会议旨在探讨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及应对方案。
根据现场获取的签到名单,本次会议共计13人次参与,其中10家为磷酸铁锂产业链企业代表,包括湖南裕能、万润新能、安达科技、德方纳米、当升科技旗下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另有友山科技、丰元锂能、常州锂源、天原理电参会。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磷酸铁锂材料分会于2025年5月在深圳成立,致力于推动技术标准化、淘汰落后产能、强化国际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磷酸铁锂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
此次会议聚焦磷酸铁锂行业内卷现状,重点讨论去落后产能方案及全产业链低碳转型路径。会议采取闭门形式,未向媒体开放,亦无直播录制。
会议主要围绕磷酸铁锂行业落后产能问题展开讨论。磷酸铁锂作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的核心正极材料,近两年因正极材料产能过剩导致新增产能建设放缓,行业设备进入低迷期。2024年下半年以来,储能锂电池需求增长及新一代材料量产推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达163.2万吨,同比增长66.6%,全国可利用产能攀升至532万吨,产能总量充足。
当前磷酸铁锂行业供需格局呈现“总量过剩但结构紧缺”特征,优质产能稀缺,低端产能过剩,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偏低。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及供应链优势维持70%以上开工率,而二三线中小企业因产品质量不达标,面临产能闲置困境,落后产能亟需加速退出。
据高工产业研究分析,以下三类磷酸铁锂产能或将被淘汰:一是因产品升级滞后而无法适应市场节奏的企业;二是经历2~3年行业低谷后因企业破产或现金流断裂而退出的产能;三是部分设计不合理、无法满足最新产品要求的产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