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收4.07亿元,同比增长34.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59.22万元,业绩实现扭亏为盈。主要产品西格列他钠和西达本胺新适应症销售增长显著,分别同比增长125.70%和15.14%。
研发方面,微芯生物自主研发的西奥罗尼针对胰腺癌的治疗数据显示,联合AG方案治疗晚期胰腺导管腺癌的6个月无进展生存(PFS)率约80%,显著优于现有标准疗法的历史数据。公司正推动该适应症的全球开发及商务拓展。
在产品扩产方面,西格列他钠因“糖肝共管”证据进一步丰富,市场需求上升,微芯彭州制造基地已开工,规划产能达12亿片,预计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40亿元。该药作为PPAR全激动剂,具有多重慢性病治疗潜力,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及多部权威医学指南。
西达本胺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新适应症的推动下保持增长。其III期临床试验(DEB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事件自由生存期(EFS)显著优于对照组,达成研究主要终点。
微芯生物同时加快新零售业务布局,构建线上+线下、院内+院外的多渠道营销体系,以满足患者多样化购药需求。
微芯生物依托AI+整合式技术平台,首次公布多个全球首创新分子实体,覆盖下一代肿瘤免疫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肥胖及纤维化疾病等领域。
在肿瘤治疗方面,西达本胺联合免疫治疗结直肠癌III期临床进展顺利,CS23546(PD-L1小分子抑制剂)处于剂量爬坡阶段,NW001作为新型表观免疫ADC候选药物首次进入定期报告。
代谢疾病领域,公司开发了不影响食欲的CDCS28和CDCS29,其中CDCS28具有减重、体重维持及肌肉保有潜力,并避免中枢神经副作用。
针对纤维化疾病,CS1011在多种动物模型中显示出优于现有药物的疗效。阿尔茨海默病领域,CDCS04是首个靶向改善ApoE4有害影响的小分子药物,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可降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并具备高血脑屏障通透性。
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表示,“创新管线的差异化”和“稳健可持续的经营策略”是公司长期发展的两大支柱,未来将继续深耕肿瘤与代谢疾病领域,并拓展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治疗布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