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旗下现磨咖啡品牌幸运咖近日迈出海外拓展第一步,首家门店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蒲种再也花园街区开业,引发市场关注。
该门店位于当地核心居民区和商业旺区,开业当天便售出近2000杯产品,吸引大量消费者打卡。门店设计融合了中国品牌视觉与当地文化元素,产品线约有30款,既保留椰椰拿铁、抹茶幸运冰等经典产品,也根据当地口味推出抹茶柠檬、抹茶草莓椰椰等本土化新品。
截至2025年7月,蜜雪冰城海外门店总数已超过5000家,此次幸运咖出海被视为其在东南亚市场拓展的又一重要动作。幸运咖在马来西亚延续了蜜雪冰城的平价策略,产品售价集中在1.5至8马币(约合人民币2.4至13元),与瑞幸在该国5.9至8.9元人民币的定价相近。
作为蜜雪冰城2017年孵化的咖啡品牌,幸运咖在国内已签约门店超7000家。相比之下,瑞幸全球门店已超过26000家,库迪咖啡也已突破15000家。幸运咖出海时间相较瑞幸(2023年)和库迪(2023年)明显滞后。
幸运咖目前计划在马来西亚同步布局另外4家门店,选址均为繁华商业中心或高校周边,目标是通过平价与快速扩张模式,复制瑞幸在海外市场的成功路径。
马来西亚是亚太地区第三大咖啡消费市场,2024年连锁咖啡市场规模约3.64亿美元。星巴克是当地最大咖啡连锁品牌,年营收超10亿令吉,本土品牌ZUS Coffee门店数量在2024年底突破586家,主打平价路线。
瑞幸在马来西亚采用加盟模式,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已开设24家门店。幸运咖此次首店开业后也计划加速布局,意图在东南亚市场形成品牌影响力。
当前中国本土咖啡品牌出海呈现不同策略。瑞幸在海外市场采取差异化定价,新加坡市场产品售价对标星巴克,折后价格在30至42元人民币区间,美国市场部分产品甚至高于星巴克。
库迪则在全球市场坚持平价策略,截至2025年已进入28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门店数量突破2000家。M Stand则以精品咖啡定位,在日本京都开设首店,走慢出海路线。
中国咖啡品牌出海面临多重挑战,除星巴克等国际品牌外,还需应对本地化品牌的竞争。例如马来西亚品牌ZUS Coffee即采用瑞幸模式,在当地形成一定规模优势。
东南亚成为新茶饮与咖啡品牌出海首选,主要因其文化相近、消费习惯逐步成熟。然而,不同国家市场存在差异化竞争格局,对品牌本土化运营提出更高要求。
幸运咖此次出海能否在马来西亚市场成功复制瑞幸模式,仍有待观察。其后续能否拓展更多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市场,将成为衡量其海外战略成效的关键指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