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年报披露完毕,上市券商中期分红预案基本出炉。据Wind数据统计,28家券商拟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合计拟分红金额约18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分红的券商数量和总额均有所增加。
其中22家券商连续两年中期分红,且其中近七成券商拟派发的每股股息高于上年同期,投资者获得的分红回报提升。
得益于资本市场持续活跃,不少券商上半年业绩亮眼,同时积极响应新“国九条”关于“一年多次分红”的政策要求,以现金方式回馈股东。
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30日,42家上市券商中,28家拟进行中期现金分红,合计拟分红总额187.97亿元。上年同期为25家券商实施中期分红,合计分红134.47亿元。今年中期分红的券商家数增加3家,总额增加超53亿元。
部分券商去年中期未分红,但今年中期提出分红预案。据梳理,22家券商连续两年中期分红,6家为“新面孔”,包括财达证券、华西证券、华安证券、山西证券、国元证券、南京证券。需要指出的是,山西证券、国元证券、南京证券虽未在2024年中期分红,但曾进行季度特别分红。
从拟现金分红总额看,21家券商超过1亿元,其中7家在10亿元以上,主要为头部券商。
按拟分红总额排名,中信证券以42.98亿元居首,国泰海通为26.27亿元,中国银河(13.67亿元)和华泰证券(13.54亿元)紧随其后,中信建投、招商证券、东方证券拟分红金额也均在10亿元以上。
虽然从总额看大券商更为“财大气粗”,但中小券商分红力度也不小。从现金分红比例(中期拟分红金额占归母净利润)角度看,有6家券商这一比例超过30%(含),除中信证券外,其余为中小券商,包括东吴证券、红塔证券、山西证券、光大证券、东兴证券。
现金分红比例在20%(含)至30%(不含)的也多为中小券商,如南京证券、东方证券、财达证券均在25%以上。
券商整体现金分红力度与上年同期情况接近。有10家券商现金分红比例在25%(含)以上;16家券商在10%~30%区间,仅2家低于10%。
仅有少数券商现金分红比例下降,如中金公司和国泰海通,分别由上年的19.50%和26.63%降至10.03%和16.69%。
结合2024年度分红情况看,券商分红力度较新“国九条”出台前明显增强。同时,从每股股息角度看,投资者到手的分红收益更高。
例如,东吴证券今年中期拟每10股派1.38元(含税),较上年同期的0.75元增长84%;中信建投拟每10股派1.65元,较去年同期的0.9元增加0.75元。
统计数据显示,在22家连续两年中期分红的券商中,7家今年拟派发的每股股息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余15家均高于上年同期,其中13家增幅在20%(含)以上,包括东方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等。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策倡导和红利股日益受欢迎的背景下,上市券商逐步将现金分红政策写入公司章程,以建立持续、稳定、科学的股东回报机制。
记者注意到,有券商在发布半年报的同时首次公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也有券商更新了此前行动方案的落实情况。
一般而言,券商设定在任意连续三个年度内或每年度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或不少于10%。但今年中期,2家券商设定了更高标准。
方正证券发布的2025—2027年股东回报计划显示,在无重大投资计划或重大现金支出的情况下,公司三年内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该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45%。
东吴证券未来三年(2025—2027年)股东回报规划中提到,在符合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前提下,公司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实现的可供分配利润的50%。
两家公司均表示,在净利润持续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可提高现金分红比例或实施股票股利分配,进一步加大对投资者的回报。数据显示,方正证券和东吴证券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6%和66%,中期分红比例分别为21.07%和35.5%。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券商作为资本密集型企业,制定分红计划时需兼顾盈利能力、现金流状况、资产负债健康、股东回报期望及公司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因素。
多家券商在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公告中指出,分红方案综合考虑了公司发展阶段、资金需求、长期发展和股东回报,不会对公司经营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正常经营和长期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