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进入“全面战争”时代

医美行业竞争加剧,多数企业营收下滑,供需格局发生转变。2025年中报显示,除锦波生物和巨子生物外,其他头部医美公司均出现营收下降,表明行业进入高竞争阶段。

爱美客通过收购Regen公司控股艾塑菲品牌,直接导致江苏吴中原有的独家代理权被终止。江苏吴中曾凭借艾塑菲实现扭亏为盈,但因爱美客的资本操作,其代理权在短时间内被剥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达透医疗已就此事向深圳国际仲裁院提起仲裁,要求确认代理权并索赔16亿元。

江苏吴中的遭遇并非个例,此前四环医药也曾因代理权问题与康桥资本对簿公堂。康桥资本通过收购Hugel股权间接掌控代理权,最终四环医药因提前签订补充协议才保住代理权益。这反映出代理模式的脆弱性,代理商承担高风险,却在产品成功后易被上游厂商“合法收割”。

医美产业链中,上游原材料集中度高,如玻尿酸核心原料被少数企业掌控,高端设备市场则被外资垄断。中游代理商在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风险与收益严重不对等,导致行业出现“不做孵化等死,做孵化找死”的困境。

医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突破3000亿元,轻医美占比超60%。然而,行业同质化严重,竞争规则已从单纯产品比拼升级至技术、法律、市场多维角力。爱美客、华东医药、朗姿股份等企业纷纷布局全产业链,形成“研发+生产+服务”闭环。

技术壁垒成为核心竞争力,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成为争夺焦点。爱美客凭借再生类材料维持高毛利率;华东医药通过并购Ellansé(少女针)获得增长动力;复锐医疗科技加速光电设备国产化并打入国际市场。

法律战场日益激烈,2023年新版《医疗美容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后,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办结医美行政处罚案件6494件,罚没1.6亿元。广东高院明确医美纠纷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欺诈行为可判三倍赔偿。合规能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监管趋严和竞争升级,头部企业加快产业链整合,构建生态壁垒。华东医药采取“研发+并购”模式,爱美客强化技术与渠道控制,朗姿股份推进“产品+机构”协同,反映出行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的趋势。

医美行业正经历残酷洗牌,代理模式风险凸显,技术、法律与全产业链布局成为决胜关键。尽管竞争激烈,但这是行业走向成熟、规范和高效发展的必经之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