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正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成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大港。
这座1982年才开工建设的港口,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从“石臼小港”到国际枢纽的跨越。
2006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2010年突破2亿吨;2013年突破3亿吨;2019年突破4亿吨;2022年突破5亿吨,成为全球最年轻的5亿吨级港口。
2024年日照港年货物吞吐量达5.52亿吨、集装箱671万标箱,吞吐量居沿海港口全国第6位、全球第7位。
日照港的崛起打破了环渤海湾与长三角港口群的传统边界,使黄海西岸诞生了一个新的物流极点。
其崛起密码藏在地理基因、战略选择、科技创新的多重赋能中。
日照港位于山东半岛南翼,隔黄海与日韩相望,处于环太平洋经济圈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结合部。
该港拥有4座30万吨级原油码头单一港区,是全国唯一拥有此类配置的港口。
瓦日和新菏兖日两条千公里以上铁路干线直通港口,使其成为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
日照港腹地辐射全国16省市,航线覆盖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日照港避开了同质化竞争,聚焦能源、矿石等大宗散货,在细分领域建立不可替代优势。
目前铁矿石、大豆、石油焦、木片、原木、焦炭、下水冶金煤7个货种吞吐量居全国首位。
日照港正加速向智慧绿色港口升级。
日照港建成投用了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这种顺岸式码头克服了垂直布局模式存在的自动化轨道吊全场“跑”、集卡车场外“等”的问题,单机效率提升50%,综合成本降低70%。
日照港还研发投用了首台全国产完全自动化粮食连续卸船机,核心技术与关键部件实现100%国产化,最大卸船效率1500吨/小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重要节点,日照港享受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持。
依托山东港口集团一体化改革,日照港与青岛港、烟台港等实现资源整合,在航线布局、设备共享、市场开拓等方面形成合力。
日照港的发展是中国港口经济转型升级的缩影。
从大连港的自动化码头升级,到深圳港的智慧港口建设,再到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整合,中国港口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在时代浪潮中,格局与努力成为逆袭的关键。年轻的日照港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书写中国港口经济新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