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蔚来创始人李斌在用户面对面活动中被苏州老车主当面批评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视频中,用户就多款车型更新、服务、保值率等问题提出质疑。
该用户指出,一代车型的8155座舱在一年内未有效更新;二代车型的辅助驾驶领航换电功能至今未交付;推荐他人购车后不久车辆便降价;软件系统开发一代、抛弃一代、落后一代;车辆保值率低于已倒闭品牌等问题。
面对质疑,李斌回应称,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技术更新频繁,半年至两年内更新属正常现象;老车型硬件将达上限,但仍会进行安全更新和必要功能维护;资源会优先倾斜用户基数更大的新车型。
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面临用户预期与产品迭代周期错位的困境。传统汽车用户5~8年保值预期,与智能电动车1~2年迭代周期形成价值断层。如何平衡老用户权益与企业生存发展,成为行业共同挑战。
蔚来因打造高端品牌形象、强调“用户至上”理念,曾构建NIO House、用户信托委员会、用户投票决定NIO Day举办地等用户生态,形成较强用户忠诚度。
但这一高成本用户体系难以持续。2018年至2024年,蔚来累计亏损已超千亿元。
面对用户权益与企业发展的矛盾,蔚来做出调整,如2025年7月取消部分首任车主“终身免费换电”和“终身质保”权益。企业生存压力下,情感连接变得脆弱。
蔚来转向更市场化的策略,推出更具适应性的产品。8月交付新车31305台,同比增长55.2%,创历史新高,并首次超越理想。子品牌乐道及第三代ES8因价格更低、权益更多,被质疑“背刺”老用户。
李斌强调活下去是首要目标。有老车主表示,“不要太在乎我们的感受,蔚来活下去是最重要的。”李斌也承认,30%~40%潜在用户不购车,是担心公司倒闭。
若蔚来倒闭,新老用户都将受损。企业生存与用户权益并非对立,品牌需兑现承诺。企业应在情感与理性、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解决之道包括透明化迭代节奏、提前公告改款计划、建立分层权益体系、发放置换补贴、探索硬件升级通道等。已有企业尝试相关做法,如鸿蒙智行推进硬件升级,理想通过OTA持续为老车型提供更新。
蔚来正在变得现实,也可能意味着更加成熟。面对没有最优解的现实,只能寻求次优选择。李斌立正挨怼之后,蔚来迎接未来的路径或许正在逐渐清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