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元一袋的前腿肉速冻水饺、3.9元一袋的鸡汤猪肉馄饨、4.9元三根有机糯玉米、9.9元15个鲜鸡蛋,这些商品出现在足力健健康食品直播间。这一组合让人感到魔幻。
足力健曾因广告洗脑而广为人知,网友调侃其广告语为“足力健三代,张凯丽签名战靴,变向不崴脚,急停不开胶。科比穿了都说好”。然而,该品牌近期宣布其会员数已突破8万人,线下门店数量已有34家,主要分布在河南郑州。会员店内主营有机食品,主打低价、试吃和付费会员制。产品线涵盖零食、五谷杂粮、速冻食品、饮品酒水及保健食品等多个品类,SKU数量超200个,价格带从1元到300元不等。
百元以内的商品占比最多,成为贡献门店销售业绩的主力。每位用户仅用支付10元年费,即可成为会员,享受比店内普通零售价低20%甚至更多的会员价。例如蓝莓叶黄素酯软糖,零售价7.9元,会员价3.5元。
足力健为何跨行做食品?首先,健康养生是近年来食品消费的关键趋势。据北京日报官方微博发布的“‘618’商超吃喝调研问卷”显示,43.8%的消费者更关注健康养生。34.5%的消费者表示在健康类吃喝产品上的预算有所增加。其次,老年健康食品市场潜力巨大,但存在供给不足、价格过高等痛点。足力健试图通过有机健康食品会员店的方式,以低价策略、进店送水、免费试吃等方式,降低老年人决策门槛,填补市场空白。
足力健主业传统老人鞋业务近年来陷入困境。2019年,江苏邳州市64岁老人袁玉华穿着足力健防滑鞋在超市台阶滑倒,导致右胫骨骨折。法院诉讼中,家属指出广告中宣称“雨雪湿滑路面不打滑”与实际防滑效果不符,属虚假宣传,足力健以“人道主义赔偿”1.2万元和解,但老人后续出现肌肉萎缩,导致其无法行走,引发进一步纠纷。后续不断有消费者投诉鞋子开胶、掉底、磨脚等问题,品牌口碑下滑。
2020年初疫情爆发,足力健线下门店销售额暴跌、大批倒闭,员工薪资拖欠。同年,足力健因涉嫌虚假宣传和不正当竞争,被处以3100万元罚款。公司睢县足力健鞋业有限公司多次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金额高达8.08亿元。创始人张京康本人也多次被限制高消费,个人涉案金额近2亿元,并且公司还存在欠税情况。线下门店销售额暴跌,大量门店关闭,员工人数从高峰期的近万人裁员至不足千人。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外众多品牌纷纷推出适老产品,进一步蚕食市场份额。开辟新业务线成为足力健缓解债务压力、寻求生存转型的必然手段。
足力健入局食品赛道能帮助其重回巅峰吗?全食在线持消极态度。首先,该公司传统老人鞋业务深陷债务泥潭和信任危机。2025年第一季度税务公告显示,旗下公司累计欠税超过1592万元,截至2025年7月仍欠税。这些负面信息损害线下店品牌信誉,食品行业核心同样是安全和信任。当消费者看到一个连鞋子基本品控都难以保障的品牌突然卖起了入口的食品,信任度自然会大打折扣。
其次,足力健冻品采用代工模式,代工厂包括慷达食品、在旗食品、泰山亚细亚食品等。这种模式虽降低了前期投入和进入门槛,但也带来食品安全的长期管控挑战。作为食品行业“门外汉”,足力健能否完美把控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确保这些代加工产品符合“有机”标准和食品安全要求,仍是悬在消费者头上的巨大问号。
最后,足力健面临品牌认知障碍。从“老人鞋”到“入口的食品”,这种跨界被许多网友调侃为“感觉食品会有一股脚丫子味”。品牌在用户心智中已与“鞋子”强绑定,这种固有印象难以与“食品”特别是“有机健康食品”建立自然联想。会员制低价、搞促销、促加盟,看似熟悉的打法,实则未脱离低价同质化竞争。
银发经济被视为下一个十年最大蛋糕。然而,足力健主业运营失利和入局食品行业动作表明,以老年人为核心受众的品牌,无论是鞋服还是食饮,仅依靠包装营销,不注重内在功能、差异化体验,难以走得远、行得长久。拓展新业务线的同时,如何重建品牌信任,仍是其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