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重构电商模式,以市集打造生活方式交易场景

8月28日,小红书在上海举办首个线下市集活动,来自全国超100家商家现场展示优质商品。与此同时,小红书更新新版本,将电商入口更名为“市集”,并设置市集直播、买手橱窗、新品首发等频道,以“市集”为载体,打通内容与交易,融合需求与供给。

小红书用户中95后占比高达70%,他们更关注品质、品位与价格的平衡,而非单纯的品牌或低价。这一群体成为小红书电商差异化的核心支撑。

去年小红书提出“生活方式电商”概念,强调帮助用户找到匹配其个性化需求的商品。如今,这一概念通过“市集”实现具象化。线上“市集”页面采用双列流设计,模拟城市街道,用户在浏览笔记时可发现商品并进行互动。

在货品层面,小红书市集聚合站内优质商品,为商家提供集中展示的入口。据小红书交易市场负责人介绍,市集作为一级入口,旨在提升用户购买心智,构建更高频、更便捷的购物场景。

今年,小红书动作频频。7月,小红书成立“大商业板块”,由COO柯南担任负责人,旨在打通广告与交易业务,形成种草-投流-交易闭环。8月,小红书推出“百万免佣计划”,在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对同一商家前100万支付交易额免除佣金。

小红书也持续完善商家生态。尽管今年5月开放外链,但外链仅出现在商业流量中,不影响自有电商流量。这一系列举措旨在吸引更多商家入驻,推动站内交易转化。

截至2024年底,小红书月活用户达3.5亿,其中超过50%为95后。小红书社区内,每天直接表达求购需求的内容超过600万条,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和种草属性,构成小红书电商的核心竞争力。

小红书电商并非追求最大交易规模,而是聚焦最高用户黏性与最优发现体验。其核心逻辑是基于社区原生性,打造“人、货、场”融合的电商模式,以人为链接,搭建货与场。

小红书正在探索一条独特的自营电商路径。这种模式不依赖低价竞争,而是通过内容驱动交易转化,满足用户对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小红书电商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24年GMV突破4000亿元,同比增长45%。尽管增速可观,小红书仍需面对如何在不影响社区氛围的前提下,持续推进商业化这一长期命题。

小红书COO柯南曾表示,用户在小红书买东西就像在线上逛街,每一个直播间都是一个线上橱窗。这种“边逛边买”的体验,正在成为小红书电商的差异化标签。

随着市集入口的上线与线下活动的拓展,小红书正在从“种草”走向“拔草”,尝试构建一个闭环的交易生态。这不仅是电商模式的重构,更是对生活方式消费场景的深度探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