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骨科高值耗材突破欧美高端医疗市场

国产骨科高值耗材正加速进入欧美高端医疗市场,2025年上半年,国内多家企业海外营收显著增长。在医疗器械行业中,高值耗材的出海被视为衡量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西南证券发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各子板块的出海收入占比分别为:低值耗材65%、设备21%、IVD 17%、高值耗材11%。而在骨科高值耗材领域,上市企业海外营收平均占比已接近20%。

其中,大博医疗2025年上半年海外营收同比增长50.84%。春立正达也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持续推进国际市场拓展,出口业务持续攀升。

值得关注的是,骨科高值耗材已成功进入美国、法国、英国等成熟市场,并实现规模化出海。这些市场由于监管严格、标准高、临床验证要求严苛,被认为是全球最难进入的医疗市场之一。

进入欧美高端市场面临多重挑战。高值耗材的使用由临床医生决定,企业需要对医生进行产品培训,并积累临床数据。相比设备由医院采购主导、更注重性价比,高值耗材更依赖医生对产品的信任与接受度。

为突破壁垒,国内企业采取“出新制胜”策略,通过创新疗法进入市场。三友医疗选择专注于欧美高端市场,而非新兴市场。其在美国市场推广的JAZZ拉力带系列产品,适用于胸腰椎脊柱后路内固定术,特别适用于脊柱畸形、复杂骨折等复杂病例手术,获得多个成熟骨科中心认可。

三友医疗围绕脊柱手术进行多项创新,储备管线包括春风化雨智能手术机器人、水木天蓬超声骨刀和JSS创新后路钉棒系统。其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达8640.24万元。旗下控股公司Implanet在第二季度实现销售323.1万欧元,同比增长71%。其中,美国业务同比增长444%,首次超越法国,成为增长主力。

除产品创新外,海外并购也成为企业出海的重要路径。三友医疗2024年以500万欧元控股法国骨科企业Implanet,获得其核心产品JAZZ Spinal System脊柱系统。国内多家上市公司亦在探索通过并购推动海外市场销售。

并购目标多为“小而美”的创新企业,而非仅提供渠道的经销商。威高骨科产业集团董事长陈敏表示,公司在欧美市场布局时,重视研发中心与投资并购部门的协同,关注具备强产品IP、研发团队和市场准入能力的企业。

然而,并购并非万能钥匙。微创医疗2013年以2.83亿美元收购Wright Medical集团的OrthoRecon业务,但收购后骨科业务持续亏损,受供应链不稳定和海外通胀影响,成本压力持续上升。

此外,骨科高值耗材企业还需提升“内功”,包括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等能力。业内专家指出,国内企业在自动化生产和精密制造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以满足外贸订单交期短、需求紧急的特点。

企业还需从OEM模式向ODM升级,即从代工生产转向原创设计制造,参与前端设计,快速响应客户定制化需求。

业内分析认为,未来出海竞争的核心是“产品力+智造力”的双螺旋。一方面通过持续迭代的研发创新打造差异化产品,另一方面通过柔性智造实现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高效转化。

国产骨科高值耗材的出海历程,是从代工出口向品牌输出、从边缘试探向核心突破的过程。这一转变背后是政策推动、内需升级和技术积累的共同作用。未来,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的企业,将是那些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全球化视野和本地化运营为支撑的医疗科技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