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云锋金融宣布斥资4400万美元购入1万枚以太坊(ETH),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反响。9月3日股价大幅高开,9月4日逆市上扬,显示出投资者对马云系公司动作的高度关注。
此前几年,云锋金融在资本市场鲜有大动作,股价长期徘徊在低位。自2018年收购万通保险亚洲60%股权后,公司完成证券、保险、资管三大板块布局,但随着马云淡出公众视野,发展步伐明显放缓。
今年7月15日,云锋金融公众号在沉寂近两年后突然更新,执行总裁黄鑫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战略投入Web3.0、RWA、数字货币、ESG零碳资产等前沿领域,重新定位为“立足香港、连接大湾区、连接世界”的保险和金融科技集团。
这一转变引发市场热烈预期。年初至今,云锋金融股价累计大涨239%,显示出投资者对其重回正轨的期待。
此次押注以太坊而非比特币,反映出公司战略意图。以太坊不仅是加密货币,更是一条能承载复杂应用的公链平台。通过智能合约,可实现保险理赔、债券结算、跨境清算等金融流程的自动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云锋金融作为万通保险控股方,若将保险单据或基金收益权上链,有望改善用户体验,推动保险、资管、证券等业务增长。此外,公司持有香港1、4、6、9号全牌照,具备开展链上基金、链上支付、代币化保险等业务的合规基础。
政策层面,今年8月香港金管局推出《稳定币条例》,首次明确允许合规机构开展加密业务,为云锋金融提供了制度支持。
在技术布局方面,云锋金融与蚂蚁数科合作,投资RWA公链Pharos。该公链由蚂蚁链前CTO张辉带队,专注资产上链。此次以太坊交易通过HashKey Exchange完成,而云锋金融的独立非执行董事肖风为HashKey集团核心人物,显示出公司对香港合规数字资产生态的认可。
从更宏观角度看,马云通过云锋金融构建了一个跨境数字金融生态:资产端由云锋金融提供证券、资管与保险业务;支付端由蚂蚁系的AlipayHK与WorldFirst打通跨境支付与清算;技术端由蚂蚁数科与Pharos提供区块链底座;产品端则可能孕育出“链上余额宝”“国际数字保险”“代币化基金”等新形态。
这一战略闭环若能落地,将推动云锋金融成为传统金融与Web3之间的桥梁。而香港作为“持牌开放”的监管试验田与国际金融枢纽,成为最佳起点。
尽管面临2026年巴塞尔新规对加密资产设定的高风险权重、地缘政治与跨境合规成本等挑战,但马云一贯的风格是在别人犹豫时先走一步。这场高风险博弈,或将催生云锋金融乃至马云本人的终极角色转变——从电商与支付开拓者,走向数字金融时代的架构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