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5年9月5日,第49届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全球总决赛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揭晓结果。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高校代表队力压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高校,取得全球前五的优异成绩。
北京交通大学代表队解出12道难题中的10道,刷新该校历史最好纪录,以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成绩夺得金牌。该队在上一届比赛中曾获得银牌。
清华大学代表队解出12道题中的9道,同样斩获金牌。其参赛队员包括万成章、张景行、刘一平三位学生,其中多人曾在高中阶段获得国际信息学竞赛金牌。
北京大学代表队同样解出12道题中的9道,但因罚时原因获得银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代表队也解出9道题,因5分钟罚时之差惜败MIT,获得铜牌。
本次比赛共有12道试题,其中问题C无人解答成功。北京交通大学在比赛中首先解决L题,北京大学率先解决D题。其他率先解题的队伍包括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
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日本东京大学分获本次比赛冠亚军。全球总决赛由阿塞拜疆ADA大学承办,赛事官方网站公布了完整题库和实时排名。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是计算机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赛事,被誉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奥林匹克。赛事始于1977年,由各大洲区域赛和全球总决赛两个主要阶段组成,每年吸引全球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近五万名大学生参与。
中国大陆高校自1996年开始参加该赛事的亚洲区预赛。1996年设立中国大陆地区预选赛赛区,由上海大学承办首届赛事。此后多个赛点设立,由各大学轮流主办地区性竞赛。
比赛以团队形式进行,每队3名队员,使用1台计算机在5小时内用C、C++、Python、Java或Kotlin编写程序解决8至13个问题。每道题正确解答后将获得对应颜色的气球,最终按正确解答题目数量和总用时决出胜负。
北京交通大学“羊羊羊”(miemiemie)代表队由郭昱哲、夏鹤鸣、斯修远三名本科生组成。其中夏鹤鸣大学期间Codeforces评分最高达3220分,已刷题超过4000道。郭昱哲曾获NOI银牌,斯修远获得过NOIP省一等奖、APIO铜牌和信息学冬令营金牌。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自1977年举办首届总决赛以来,已发展成为一年一届、多国参与的国际性赛事。此前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大学曾先后承办过全球总决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