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零公里”二手车出口量激增,主要销往中东、北非、中亚等地,成为部分车企消化库存、提高销量的手段之一。然而,2025年,随着国际政策调整,越来越多的二手车商开始转向“长公里”二手车。
我国二手车出口自2019年启动试点,出口量从当年的约3000辆激增至2024年的43.6万辆,其中“零公里”二手车因车况接近新车、售价相当于新车八折而受到海外欢迎。但业内人士指出,该类型车辆扰乱新车和二手车出口市场秩序、缺乏完善售后服务、影响中国汽车品牌海外形象。
2024年2月,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二手车出口业务,并提出相关规范。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在今年7月回应相关问题时表示,各地已根据要求组织实施,严格保障质量安全,促进二手车出口健康有序发展。
广东好车控股董事长廖智勇表示,尽管二手车出口看似利润可观,但实际操作并不轻松。中东和中亚地区的客户对车况要求极高,包括漆膜检测等细节都需要专业报告。
有多年二手车出口经验的武清透露,部分“零公里”二手车实际是4S店库存车,尤其是新能源车,因免购置税便于批量上牌,成为出口主力。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人士指出,去年超90%出口的新能源二手车为“零公里”类型。
然而,这种模式对新车出口和正常二手车贸易造成冲击,加剧海外汽车市场“内卷”。有大型二手车商透露,在中东地区,出现了大量资金盘囤积中国汽车的现象,即在A地区批量购车,再囤积至B地区销售,这种方式比直接从中国购买更便宜,但也挤压了合规车商的利润空间。
随着各国收紧政策,多个海外市场正通过法规、认证等方式限制“零公里”二手车进口。小鹏汽车国际业务总经理唐志坤表示,今年多个海外市场已收紧对“零公里”二手车的进口门槛。
广汽集团政企客户中心总经理李永峰在2025中国二手车出口生态大会上指出,“零公里”二手车只是阶段性产物,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布局加深后,对这类车的需求将逐步减少。
多位业内人士建议,行业应加快向“长公里”二手车转型。中国流通协会会长罗磊表示,该类型二手车适配国际市场需求,匹配新兴市场对实用型车辆“优质优价”的核心需求。
“长公里”二手车并非仅以行驶里程定义,而是指更适配国际市场的优质车源。当前行业面临车源分散、车况非标化、流通效率低等难题。罗磊指出,行业需从产品、售后、整备等环节体系化转型。
万高汽车科技创始人程蓓表示,售后服务已成为二手车出口痛点。部分出口车辆因无质保,导致国外消费者在维修、配件更换等方面遇到困难,需专业技术人员支持。
神州租车副总裁李嘉指出,若中国经销商、贸易企业采用专业国际贸易打法,“长公里”二手车有望取代“零公里”车,成为出口主力军。
目前中国二手车出口量中,“零公里”占主导,但李嘉认为,今年开始,风口正在转向“长公里”二手车。他预计,未来10年内,中国汽车有望占据全球“长公里”二手车出口量50%的份额,达到500万辆规模。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