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获颁卫星通信牌照 三大运营商布局加速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向中国联通颁发了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允许其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并推动应急通信、海事通信、偏远地区通信等场景应用。

至此,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均已具备手机直连卫星通话能力。中国移动虽尚未实现语音通信,但其用户可使用北斗卫星发送含定位的短报文。

工信部表示,根据《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支持电信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加快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推广,拓展高速数据服务,推进天地融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卫星通信正由专业领域向大众市场延伸。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指出,手机、汽车、无人机等终端直连卫星的创新探索活跃,卫星通信有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工信部将支持国有卫星通信企业加快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支持电信运营商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并鼓励民营企业探索卫星物联网等新型业务,分阶段有序推进卫星通信发展。

运营商正以不同路径推动卫星通信商用化。中国联通成为《指导意见》发布后首家获许可的电信运营商,并于2025年8月成功发射四颗低轨卫星,其中04星具备低功耗终端直连能力,支持物联网终端直连通信。

联通还与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合作完成车载卫星通信外场试验,验证了“车载终端—在轨卫星—业务平台”的双向通信链路。同时,联通计划与时空道宇等企业推动卫星物联网在工业、农业、能源等行业落地。

此前,中国联通已与中兴通讯、银河航天、是德科技完成NR NTN(5G宽带非地面网络)终端直连低轨卫星在轨试验。下一步,联通将融合多构型、高低轨卫星资源,构建天地融合网络,提供“永远在线”的人联、车联、物联服务。

中国移动在卫星通信领域侧重技术前瞻布局。2023年发射“中国移动01星”和“星核验证星”,分别用于5G天地一体技术验证和6G理念设计验证。

中国移动研究院星地融合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伟表示,移动正从政策争取、技术攻关、商用推进三方面推动天地一体发展,包括申请业务牌照、参与国际标准制定、通过中星系列和亚太6D卫星提供海洋宽带和应急服务。

中国电信依托“天通卫星系统”实现手机直连商用,2023年在全球率先推出手机直连服务,2024年推出“汽车直连卫星”。今年5月,其与老挝通信公司合作,将天通服务拓展至海外市场。

尽管产业热度上升,卫星通信普及仍面临挑战,包括终端成本、链路稳定性及与地面网络的协同效率。

邓伟指出,未来我国将构建多轨与地面融合的天地一体网络,形成多业务协同发展、多市场主体参与、多应用场景迸发的产业格局。具体包括强化运营商与卫星企业共建共享,支持终端直连、卫星物联网、固定宽带等业务协同,培育手机直连为切入点的融合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