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海举行的2025inlusion外滩大会云集了中国年轻一代科技研究者、开发者、创业者。大会通过2025外滩大会科技智能创新赛、创新者舞台、前沿科技展区、“创投 Meetup”等多元形式,为他们搭建了丰富的舞台。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大会有百余名演讲嘉宾是90后甚至00后,仅AI科创赛就吸引近2万名科技爱好者与AI创业者参与,其中00后占比超过一半,最年轻的参赛者为初中生。
“人造太阳”科研团队成员连辉将实现403秒放电实验成功的历史性时刻“搬上”外滩大会。他专注于直线型场反磁镜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与商业化,为AI算力、工业等领域提供清洁能源。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张帆研发的SlicerDMRI平台与ORG脑白质图谱等,被中、美、加、德、法、澳等多国医疗科研机构采用,经历一系列临床验证后,有望实现核磁共振成像时间从90分钟压缩至8分钟。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国家重点实验室里的95后研究员程皓楠,带领团队打造“白杨智鉴——可解释音视频鉴伪平台”,在深度伪造泛滥的时代筑起技术防火墙。程皓楠带着这一技术成果参与到外滩大会AI科创赛里,获得了AI安全赛道季军。
在外滩大会主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DeepWisdom创始人吴承霖,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终身教授&Hillbot创始人苏昊和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翼,探讨和分享AI原生时代技术创新与产业实践。
王兴兴以极具突破性的四足机器人技术为核心,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现实应用场景;吴承霖聚焦人工智能算法前沿,带领团队在智能决策与复杂系统优化方向不断突破。
苏昊领导开发了全球第一个大规模3D数据集 ShapeNet,截至2023年,他的论文被引用近8万次;吴翼参与的清华大学与蚂蚁技术研究院合作项目推出了AReaL——一款专为大规模推理模型打造的开源强化学习系统。
范文栋提出“通用Agent存在规模定律”,并作为开源社区CAMEL-AI的核心贡献者,参与解构AI进化路径。其主导的CAMEL和OWL项目早已斩获GitHub超万星标。
00后创业者向劲宇作为MegaGPT开发团队主要成员,参与开发了OpenManus项目,这是一个基于智能体的工作流自动化框架。该项目一经推出,便引发广泛关注。
IDEA研究院MoonBit AI辅助编程工程师祝海林创造了AI辅助编程工具auto-coder系列,赢得了GitCode2024年度十大开源项目及年度开源人物的双重荣誉。
吴承霖撕掉数亿元期权的“生活安全网”,一头扎进AI创业浪潮。他创立的DeepWisdom开发出全自动AI中台,如今已经站在多智能体发展浪潮的前列。
朱哲清在职业高光时刻决定投身跳出大公司创办Pokee.ai,目标是以强化学习模型为核心,打造一个能改变企业工作流的一站式通用Agent平台。
赵汗青成立汗青工作室和AI.TALK品牌,打造的AI歌手Yuri凭借单曲《Surreal》全网播放量突破700万次,并成功与国际一线品牌达成合作。
这群生于1985-2000年的科创人,自带四重基因:技术原住民的直觉,对AI、开源等技术范式的理解如同母语;跨维度思考的锐度,在学科交叉处建立问题坐标系;产业落地的紧迫感,用“实验室-市场”双轨制加速技术落地;兼具技术与应用的全球视野。
他们站在技术革命的浪尖,既用代码重构世界,也以更广泛的“极客”精神定义新的技术文明。在外滩大会,他们投身于四十余场论坛、三大技术赛事、一场创投活动,为科技产业的前沿研究、应用落地开疆扩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