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栈自研+德系精工:卓驭在欧洲如何重构辅助驾驶竞争格局

在全球智能驾驶产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中国科技企业正不断走出国门,直接与欧美汽车工业体系同台竞技。2025年9月8日,卓驭科技在德国慕尼黑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5)上,正式宣布欧洲总部落户德国布伦瑞克。这一动作并非简单的市场扩张,而是一次深度嵌入欧洲汽车产业核心链条的战略扎根,标志着中国辅助驾驶技术提供商首次在欧洲腹地建立系统性运营能力。

卓驭展台大众展区

从慕尼黑到不伦瑞克,中国智驾的深度登陆

布伦瑞克被称为德国汽车工业的心脏地带,毗邻大众总部沃尔夫斯堡,也是多家核心零部件与研发机构的聚集地。卓驭选择在此设立分公司,无疑是在全球汽车产业的腹地插上了旗帜。

新成立的德国分公司由汽车行业资深人士 Nils Oldemeyer 出任欧洲区域负责人,他将主导本地团队建设、业务拓展与合作落地。卓驭已经启动涵盖研发、测试、商务的多职能招聘,未来将扩充工程团队,以确保对欧洲市场的快速响应。

卓驭科技副总裁于贝贝(右一)与Nils Oldemeyer(左一)分享卓驭欧洲战略

这意味着,卓驭不再是远程输出技术,而是通过本地化的组织架构,把研发、验证、合规、商务一体化推进。这种深度落地模式,将使卓驭具备第一时间满足欧洲法规和用户需求的能力。

全栈自研,打造技术闭环护城河

与许多依赖外部供应链拼装方案的企业不同,卓驭坚持全栈自研。从传感器、感知算法到域控制器、融合架构,乃至车路协同和智能座舱,卓驭几乎覆盖了智能驾驶的完整技术链条。

卓驭核心传感器展示区

在IAA展会上,卓驭展示了激光雷达与视觉一体化的「激目2.0」,能实现毫秒级的传感器同步;推出了纯固态超广角激光雷达「知周」,专门解决驾驶盲区痛点;展出了基于英伟达 DRIVE Thor 的旗舰方案,支持多模态大模型部署;同时还首次在欧洲亮相了基于高通SA8775P的舱驾一体控制器,通过单芯片实现座舱和智驾功能融合,较传统方案降低约30%的成本。这种一体化技术能力让卓驭在欧洲市场具备了灵活适配的优势。

通过严苛认证,背后的德系精工品质保障

更值得关注的是,卓驭和大众联合开发的IQ.Pilot系统,已经通过了大众体系的A-SPICE CL2认证。这是一个分水岭,意味着卓驭不仅在技术上成熟可靠,还在德系车企最严苛的工程流程中顺利过关。

要知道,欧洲车企选择供应商异常谨慎,尤其是在智驾这样涉及安全与法规的领域。能通过大众的三方联合审核,证明了它不仅技术成熟,还具备符合德系精工流程的研发管理能力。对未来而言,这无疑将成为卓驭打开更多合作大门的敲门砖。

不过,卓驭并不是以外来者的身份进入欧洲市场,而是提出了“在欧洲,为欧洲”的战略理念。通过布伦瑞克分公司,卓驭计划分阶段推进从L2到L3/L4级的智能驾驶落地,重点构建符合欧盟法规的冗余安全架构。同时,卓驭还将在欧洲大规模投入算力和测试基础设施,预计明年测试车辆就会覆盖德国全境。

此次卓驭在慕尼黑街头的试驾活动提供了直观验证。搭载卓驭方案的测试车顺利通过了环岛、有轨电车混行、窄路通行等欧洲典型复杂场景。这表明其技术不仅适用于国内道路,更具备跨区域部署的普适性。

卓驭试驾车慕尼黑街头

总体来看,卓驭欧洲总部的成立是一次具有行业标志性意义的战略举措。它不仅代表中国辅助驾驶企业进军欧洲市场,更可能带动全球产业格局的演变。

过去,欧洲车企是标准的制定者和技术的主导者;如今,中国企业正以自研闭环、规模化能力和灵活的合作模式,逐步进入欧洲核心市场。随着不伦瑞克分公司的正式运营,卓驭将在欧洲汽车工业的腹地,以“全栈自研+德系精工”的创新模式,重新定义辅助驾驶技术的竞争格局。

声明:本站转载此文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