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沪主板IPO于2025年9月11日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刘一飞、孟娇,会计师事务所为信永中和。
电建新能主营业务为中国境内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运营和管理,主要产品是电力。
2014年至2024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从5.52万亿千瓦时增长到9.85万亿千瓦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96%。其增长原因主要来自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以及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同时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带动用电需求增长。
随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兴产业产值规模持续增加。在“两新一重”建设推动下,用电需求持续攀升。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钢铁行业的转型等也将在未来对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形成支撑。据中电联预测,我国全社会用电量2025年预计为10.4万亿千瓦时,2030年将超13万亿千瓦时。“十四五”“十五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预计分别为6.3%、4.5%。
自2012年以来,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保持高速增长。截至2012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为114,179万千瓦,至2024年底增长至334,862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9.38%。其中,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由2012年的6,062万千瓦增长至2024年的140,734万千瓦。据国际能源署(IEA)研究,新能源将是未来发电装机容量增长最快的电源类型,全球新能源发电市场将保持快速发展,并逐渐取代燃煤机组成为主体发电电源。预计2020-2050年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分别为5%、7%。2030年、2040年及2050年新能源装机容量分别为4,153GW、6,873GW及9,158GW。2050年全球新能源装机容量占比将达到51%,发电量占比将达到40%。
我国于2020年提出“双碳”目标,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达到25%左右。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和我国双碳战略引领下,以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将成为能源供给的主力军,并实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