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绿色出行理念盛行的背景下,大行科工凭借可折叠自行车实现年销量约23万辆,营收4.5亿元,并于2025年9月9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公司创始人韩德玮博士敲响开市锣,股票发行价定为49.5港元,全球发售792万股,募资总额为3.92亿港元。
大行科工创立之初,精准捕捉消费者“最后一公里”出行痛点,切入折叠自行车领域。
传统自行车体积大、不便携带,公共交通与个人出行之间的衔接存在断层,大行科工由此发现市场空白。
团队面临技术与市场的双重挑战,最终成功设计出第一辆折叠自行车,重量控制在10公斤以内,可在15秒内完成折叠,便于携带。
通过细分场景优化产品设计,大行科工覆盖更多人群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主流产品价格定于1500-3000元区间,降低消费者购买门槛。
其“高性价比+强实用性”的特点,使产品常年占据折叠自行车品类销量前列,成为许多消费者通勤出行的首选。
在折叠自行车业务进入稳定增长期后,大行科工拓展至电助力自行车、传统公路车、山地车等领域。
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2023年全球电动自行车市场规模为435.9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长至148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4.6%。
中国品牌在跨境市场抢占先机。深圳星途创新旗下品牌Heybike主打城市通勤车和户外电动自行车,车况监测、防盗定位等功能契合欧美消费者对科技感的需求。
深圳星途创新通过社交媒体营销布局,实现从无名小公司到北美地区销量Top3头部品牌的飞跃。
成立于2017年的Fiido以“轻量化+高性价比”切入E-bike市场,部分单品价格低于500美元,例如Fiido D3 Pro售价仅为399美元,满足消费者日常通勤需求。
大行科工在发展过程中采用混合生产模式,核心逻辑为“抓核心、放非核心”,保障技术保密性,同时监控质量并提升价格竞争优势。
总体来看,大行科工登陆港交所,反映制造企业发展路径,也揭示跨境电商细分品类的发展机遇。
随着绿色出行理念普及,出行装备品类或将成为跨境电商新蓝海。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