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推‘下饭火锅菜’实体店,人均30元

主打一人食场景的“下饭火锅菜”成为海底捞的新增长点。

今年上半年财报显示,海底捞外卖总收入达9.28亿元,其中“下饭火锅菜”贡献超55%的收入。

近日,海底捞在北京开出首家“下饭火锅菜”实体店,产品结构较外卖专营店更精简,围绕冒菜、麻辣拌和拌饭三大品类展开。

门店位于北京国瑞购物中心B1层美食街,面积约100平方米,设有8组桌椅,支持扫码点单,主打高效运营。

门店可承接堂食与团餐,周边覆盖社区居民、上班族及单位客户,地理位置优越,地铁通勤客流便利。

店内产品共16款,涵盖5款冒菜产品,包括捞派肥牛冒菜、捞派巴沙鱼冒菜、捞派豆花冒菜等,口味可选清油麻辣、酸甜番茄等。

香辣干拌品类下设6款麻辣烫产品,如巴沙鱼干拌麻辣烫、豆花干拌麻辣烫,搭配6种干拌口味,如藤椒麻酱干拌、特色麻酱干拌。

拌饭品类包括嫩烤果木烟熏鸡胸肉拌饭、日式蒲烧鳗鱼饭、番茄大颗粒虾滑捞饭等5款,消费者可自主选择香菇拌饭酱或甜辣拌饭酱。

三大系列券前价格在24.72-45.9元之间,人均约30元,与线上平台价格持平。

门店还支持加购荤素菜品,并提供6款饮品,进一步丰富消费选择。

店内设有DIY小料台,提供炸辣椒油、陈醋等多种调味料,米饭与裙带菜免费供应。

点单页面明确标注:“下饭火锅菜使用海底捞同款食材,部分食材为下饭火锅菜独有,门店未销售”。

此举既延续海底捞品牌品质保障,也增强消费者信任,同时促进线上流量向线下转化。

海底捞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集团整体营收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55亿元,同比下降13.7%。

面对业绩压力,海底捞推进“不一样的海底捞”计划,通过差异化改造探索增长新路径。

过去,海底捞曾尝试多个快餐品类,如土豆粉、米粉、日式蛋包饭、盖饭等,但均未形成稳定增长点。

此次“下饭火锅菜”外卖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贡献超5亿元收入,促使品牌将其拓展至线下。

海底捞自2022年起重塑外卖体系,组建社区营运事业部,深化到家服务。

2023年新增“海底捞外送·欢乐宴”与“海底捞下饭火锅菜”两条业务线,构建多元化外卖矩阵。

财报显示,2024年海底捞外卖收入同比增长20.4%,达12.54亿元;2025年上半年再创新高,达9.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6%。

此次“下饭火锅菜”从线上测试到线下落地,标志着海底捞采取“线上先行,线下跟进”的新商业路径。

这一模式或为餐饮行业提供新思路,即通过外卖验证市场需求,再以实体店深化消费体验。

当前火锅市场竞争激烈,过去一年行业关闭超21万家门店。

海底捞在门店端推出夜店风、亲子互动、宠物友好、鲜切工坊等特色主题店,拓展多元用餐场景。

布局“下饭火锅菜”实体店,是海底捞延展用餐场景、强化一人食快餐市场的重要举措。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