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媒体Appleinsider于9月16日发布博文指出,苹果在iOS/iPadOS 26中推出全新“液态玻璃”(Liquid Glass)界面设计,但目前多数第三方应用及部分苹果自家应用尚未完成适配。
该设计语言已在Finder、Safari、Mail、Maps、Music等原生应用中启用,但Pages、Numbers、Keynote、Final Cut Pro等苹果核心软件仍未更新。判断是否适配的关键特征之一是窗口圆角处理以及工具栏的视觉层次差异。
技术上,“液态玻璃”的部分效果可通过重新编译实现,但使用Electron等跨平台框架的应用需等待底层支持,导致适配延迟。此外,该设计不仅改变外观,还引入按钮折射与放大效果,在图形密集型应用中可能提升体验,但在文字为主界面中可能影响可读性。
历史经验显示,大型厂商通常按自身节奏更新UI。微软曾耗时三年跟进苹果Aqua界面,而从64位支持到Apple Silicon原生版本,微软和Adobe等公司亦耗费多年,且未完全遵循苹果设计规范。跨平台开发商滞后更为明显。
目前首批完成适配的多为小型开发团队,如Omni Group在系统发布当日即更新OmniFocus,Drafts等文本工具也快速响应。此类团队因决策链短,更易迅速跟进新标准。相比之下,大型厂商需协调复杂产品线,UI升级进程较慢。
“液态玻璃”被视为自iOS 7摒弃拟物化以来最大规模的视觉变革。当年扁平化风格历经数年才全面普及。业界预计,Liquid Glass也将经历类似缓慢渗透过程。苹果若希望加速推广,需优化开发工具并率先完成全线自研应用的适配以示范其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