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与比亚迪均从电池业务起步,但发展路径显著不同。宁德时代聚焦动力电池及储能领域,保持技术深度与业务协同;比亚迪则横向拓展至整车制造、芯片设计、电子部件、光伏储能及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
截至2025年9月16日,宁德时代市值为16100亿元,收盘价353.42元;比亚迪市值为9828.34亿元,收盘价107.8元。自2020年以来,宁德时代市值增长约500%,比亚迪股价涨幅约600%(前复权)。两者股价上涨主要由业绩驱动,而非估值提升,因2020年初二者市盈率分别为53倍和46倍,当前分别为27倍和23倍。
宁德时代股价于2025年9月15日盘中触及371.52元,创历史新高,被称为“宁王”。比亚迪凭借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及海外市场扩张,在2022年7月和2025年5月多次刷新高点。
2021年11月,有研报对宁德时代给出837.3元目标价,基于新能源车高增长与储能赛道前景。当时预测2021-2023年净利润累计增长5倍,实际增长达6.9倍,业绩超预期。然而,同期市场情绪变化导致估值回落: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由159.8%降至93.4%,2023年进一步放缓至37.9%,动力电池需求边际减弱,行业进入产能过剩阶段。2023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降至70.47%,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市盈率从峰值161倍回落。
相较之下,花旗集团在2025年5月对比亚迪提出最高242.33元的目标价(按1拆3后),采用PEG估值法,依赖未来三年盈利增速预期。但2024年以来比亚迪营收与净利润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上半年营收增速为13.79%,受国内“以价换量”策略及海外关税壁垒影响。
财务表现方面,宁德时代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9.7%,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7.27%;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15.01%和33.33%。利润增长得益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行、产能利用率优化、产品升级带来的毛利率提升,以及海外业务高增长。
比亚迪因涵盖整车等多元业务,整体营收规模高于宁德时代,但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其归母净利润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增长445.86%和80.72%,受益于新能源车放量。但2024年后增速显著放缓。
从盈利能力看,宁德时代过去多年销售毛利率稳定在25%以上,净资产收益率(ROE)维持在24%左右;比亚迪销售毛利率约为17%,ROE波动较大。分析指出,低毛利率反映产品差异化不足,企业被迫参与价格竞争。
在战略取向上,有观点认为多元化可能稀释资源,影响核心竞争力。比亚迪涉足电子、轨道交通等领域,与电池主业关联性较弱;而宁德时代专注动力电池与储能,技术共享度高,供应链协同性强。
在全球市场份额方面,宁德时代位居动力电池行业首位,领先第二名比亚迪较多。2024年中国18家车企净利润总和为895亿元,仅为丰田同期的38.3%,显示行业整体盈利水平偏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