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式糖水铺迅速成为商场招商热门,依托传统文化底蕴与资本推动,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张。
赵记传承自2015年创立于广东江门,已在全国开设650余家门店,其“非遗手冲姜撞奶”入选江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品牌在社区和核心商圈双线布局,兼顾熟客经济与高客流曝光。
新兴品牌如糖叙手作糖水铺(2022年创立)门店超200家,主打糖水+小吃模式;RUXU入续鸳鸯糖水铺由茶理宜世于2023年推出,入驻广州K11、成都太古里等高端商业体;怡满分2025年4月首店落地杭州万象城,凭借茶饮背景团队快速拓展至上海、长沙。
部分品牌开启出海尝试,成都品牌三旬糖水于2024年3月在英国伯明翰开设海外首店,借助中国文化符号进入国际市场。
中式糖水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核心在于“朋克养生”需求,产品以绿豆、莲子、百合、银耳等食材为基础,形成“比奶茶健康”的心理认知,契合即时满足型健康消费趋势。
品类强调“因时而食”,夏季提供冰镇绿豆沙,冬季主推热姜薯芋圆汤,传递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并通过美好寓意增强情绪价值,如红豆薏米象征“红运当头”,红枣桂圆寓意“团圆富贵”。
门店设计普遍采用原木色家具、暖黄灯光、竹编灯笼与绿植搭配,营造放松氛围,开放式明档厨房提升操作透明度,强化食品安全感知。
相较于即买即走的茶饮店,糖水铺更注重堂食体验,提供朋友小聚、情侣约会或个人放空的空间,部分广东社区店还融入街坊邻里关系,构建人情味社交场景。
尽管发展迅猛,该品类仍面临多重挑战:熬制类甜品标准化难度高,出品稳定性受人为因素影响,制约规模化复制。
消费场景相对局限,主要集中在餐后甜点、下午茶或夜宵时段,整体消费频次低于全天候饮品。
原材料与茶饮高度重合,目标人群相似,营销方式趋同,导致差异化不足,消费者对产品创新和性价比期望持续提高。
赵记传承通过绑定非遗技艺打造爆款单品,建立文化护城河;部分品牌探索预制化路径,推出短保外带套餐或开发瓶装、杯装产品,切入便利店等即时零售渠道。
商场端可打造“甜品主题区”,集中布局糖水、烘焙与茶饮品牌,形成集群效应,提升坪效与翻台率。
当前糖水品类毛利率可达65%,具备较强租金承受能力,区域头部门店月销售额可达50万元,单店模型初步验证可行。
供应链方面,与茶饮共享原料体系,便于快速复用支持扩张,加盟与区域代理模式具备资本吸引力。
目前市场集中度低,尚未出现全国性头部品牌,存在通过资本整合实现规模化发展的机会。
中式糖水被视为“新茶饮疲劳”后的分流选择,具备“低油烟、高颜值、强社交”特性,为商场提供差异化业态补充。
长远来看,能否将糖水转化为高频日常消费场景,平衡标准化效率与手工文化温度,决定其可持续发展空间。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