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美淘”布局硬折扣冲击品牌生态

即时零售平台京东、美团、淘宝正通过自有品牌和硬折扣模式重塑零售格局,对消费品牌的定价体系与市场空间形成冲击。

华润啤酒四川营销中心近期发布公告,停售京东、美团、淘宝闪购等平台的勇闯、纯生系列产品,并回收相关库存,原因在于这些平台的价格竞争导致部分产品到手价低于30元/件,严重冲击经销商体系。

电商平台凭借销量优势获取一级批发价格,再通过补贴进一步降低终端售价,致使小经销商进货价高于消费者零售价,生存空间被压缩。

类似情况曾在社区团购热潮中出现,紫林醋业、华海顺达粮油、卫龙等供应商均曾因平台低价促销问题宣布断供。

如今即时零售已成为影响消费品牌终端策略的关键渠道,2024年约三分之二上市消费公司财报提及该渠道带来的影响。

京东、美团、阿里纷纷推出自有品牌:京东七鲜、美团象大厨、盒马NB及喵满分等,覆盖米面粮油、调味品、日化等多个品类,在各自折扣超市中占据核心货架。

京东在河北涿州、江苏宿迁开设多家硬折扣超市,主打高频消费品低价策略;美团旗下“快乐猴”折扣店于杭州开业,SKU在1000至1700之间,聚焦日常刚需商品;阿里盒马NB更名为“超盒算NB”,定位社区临街门店,满足家庭三餐需求。

三者共同特征是大量使用自有品牌,依托平台流量与供应链优势实现成本压缩,推动“渠道即品牌”趋势。

山姆会员店通过Member’s Mark将渠道塑造为品牌标杆,而京东、美团、阿里正以类似逻辑成为其平替。

硬折扣模式源于无印良品理念,强调低价但质量过关、极简设计与高效运营,省去非必要环节降低成本,如蟹肉罐头简化工序、裂纹香菇低价销售等。

京东自2018年推出“京东京造”,后发展七鲜系列;美团从小象超市衍生出“象大厨”与“象优选”;阿里则有盒马自有品牌及由淘宝心选升级的“喵满分”。

截至2022年,盒马自有品牌占比已达35%。

硬折扣冲击主要体现在价格与品牌两大体系。

京东七鲜苹果汁售价9.9元/L,不足味全同类产品一半;美团定制蒙牛鲜奶1.5L售价13.5元,而小象自有品牌1.9L仅售13.9元,单价优势显著。

进入硬折扣体系的品牌面临利润下滑压力,洽洽食品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逾七成,甘源食品下滑超五成。

零售商自有品牌全面铺货,挤压传统品牌货架空间,后者在价格、流量、供应链方面均处劣势。

面对超级渠道主导的局面,消费品牌主要有三条应对路径:成为渠道ODM供应商以保规模但牺牲品牌独立性;走高端化路线避开价格战,建立工艺与文化溢价壁垒;平衡外部渠道与自有渠道,利用平台走量同时维护自营体系的差异化价值。

尽管渠道权力增强,品牌仍可通过功能细分、专业定位与策略布局,在硬折扣时代保持竞争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