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并发布多项AI成果

9月24日,在2025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与英伟达开展Physical AI合作。合作覆盖了Physical AI实践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的合成处理、模型的训练、环境仿真强化学习以及模型验证测试等。

同日,阿里巴巴(HK09988)港股盘中涨超9%,股价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阿里巴巴旗下夸克正式发布全新AI创作平台“造点”,该平台集成AI生图与AI生视频两大能力,率先接入通义万相Wan2.5。

继Qwen3-2507系列发布之后,阿里巴巴推出Qwen3-Max。目前,Qwen3-Max-Instruct的预览版在LMArena文本排行榜上位列第三,超越了GPT-5-Chat。正式版本在代码能力和智能体(agent)能力方面进一步提升,在涵盖知识、推理、编程、指令遵循、人类偏好对齐、智能体任务和多语言理解的全面基准测试中均达到业界领先水平。

阿里巴巴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在云栖大会上表示,人类和AI将演进出全新的协同方式,从Vibe Coding到Vibe Working。未来,每个家庭、工厂、公司都会有众多的Agent和机器人24小时为人类服务。正如电曾经放大了人类物理力量的杠杆,ASI将指数级放大人类的智力杠杆,人会变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强大。

吴泳铭表示,为了迎接ASI(超级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比2022年这个GenAI的元年,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的能耗规模将提升10倍,意味着阿里云算力投入将指数级提升。

吴泳铭指出,实现AGI(通用人工智能)已是确定性事件,但这仅是起点,终极目标是发展出能自我迭代、全面超越人类的超级人工智能(ASI),以解决气候、能源、星际旅行等重大科学难题。

他提出通往超级人工智能之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智能涌现,AI通过学习人类知识具备泛化智能;二是自主行动,AI掌握工具使用和编程能力以“辅助人”,这是行业当前所处的阶段;三是自我迭代,AI通过连接物理世界的全量原始数据,实现自主学习,最终能够“超越人”。

吴泳铭认为,大模型是下一代操作系统,AI Cloud是下一代计算机。未来全世界或只会有5~6个超级云计算平台。

他还表示,未来可能会有超过全球人口数量的agent(智能体)和机器人,和人类一起工作,对真实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9月23日晚间,据消息,阿里通义千问团队负责人在个人社交平台上透露,团队即将发布6个“新东西”,包含1个产品、2个开源模型、3个API接口,且“每一个都不小”。

自9月24日凌晨起,六个新品接连发布:第一个为开源的安全模型Guard,包含generative和streaming两个版本,后者可接近实时判断内容安全性。

第二个为“千问旅行规划师”,可根据用户提供的旅行日期、预算、兴趣等信息生成详细的旅行计划,包括航班、酒店、餐饮、交通、费用明细及行前建议,并支持导出为PDF。

第三个为同声传译API qwen3-livetranslate,支持多种语言和视觉理解,适用于跨境电商等场景,有助于打破语言壁垒。

第四个为编程模型Coder的API升级,Qwen3-Coder具备强大的Agent特性,能自主调用工具、理解复杂需求、进行多轮交互,超越传统代码补全工具。

第五个为Qwen3-VL,是通义千问系列迄今最强大的视觉-语言模型,旗舰模型Qwen3-VL-235B-A22B已开源,提供Instruct版和Thinking版,其中Instruct版在关键视觉任务上超越Gemini2.5Pro。

第六个为全新旗舰产品模型Qwen3-Max,参数量达1T,大幅提升了编码和智能体能力,在多项权威基准测试中稳居全球顶尖模型之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