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与央视新闻今日就手机充电安全进行科普,指出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存在火灾隐患,整夜充电则会加速电池老化。
充电器接通电源后即使未连接手机仍处于工作状态,持续发热会加速材料老化,增加短路或高压击穿风险。实验数据显示,空载状态下充电器年耗电量可达1-3千瓦时,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整夜充电虽不会直接导致爆炸,因合格充电器具备过充保护机制,但会显著缩短锂电池寿命。若使用劣质充电器或电池存在缺陷,过热可能引发安全事故。锂电池在高温(>35℃)或低温(<0℃)环境下工作异常,应避免在极端温度中充电。
新华社提出八大预防措施:避免长时间充电,发现手机过烫应及时停止使用;不要将充电器长期插在插座上;使用原装电池和充电器,避免混用不同设备充电配件;充电过程中尽量不使用手机,以防热量叠加引发危险。
此外,应避免将手机置于高温环境,防止电池过热;确保电池和充电器无受潮或进水现象再行充电;正确操作充电顺序,先将充电器插入插座,再连接手机数据线。
不在过冷或过热环境充电,以防锂电池性能不稳定;尽量不在枕头附近充电,避免因短路自燃引燃易燃物造成更大危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