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创新陷双重危机:产品召回与关税调查

去年8月,安克创新因出现在特朗普与马斯克的直播对话中,被视为中国品牌出海的典范。然而一年后,公司接连遭遇产品安全与贸易合规双重打击,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

2024年9月18日,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宣布,因存在火灾和烧伤风险,安克主动召回约48.1万个充电宝。次日,美国众议院委员会致函商务部长,要求对安克展开调查,指控其通过错误分类产品编码、东南亚转运等方式逃避关税,并涉嫌接受政府补贴及不公平竞争。

资本市场迅速反应,安克创新股价在9月下跌超10%,终结此前连续四个月上涨态势。北美市场是其最大收入来源,上半年贡献营收57亿元,占总营收近半。当前核心市场正面临监管与舆论双重压力。

安全问题持续发酵。早在6月,CPSC已要求召回部分批次安克PowerCore 10000充电宝,涉及115.8万台,当时已收到19起火灾或爆炸报告,造成2人轻微烧伤,财产损失超6万美元。最新数据显示,相关事故增至33起,导致4人轻度烧伤、1人严重财产损失。

此次召回与国内 earlier 召回属同一批次,因流程差异在美国迟至9月公布。据统计,2024年6月以来,安克在全球累计召回235.2万台充电宝。若全额退款,经济损失预计介于4.32亿元至5.57亿元之间。

消费者信任持续受损。海内外用户反映安克产品存在自燃现象,售后处理引发广泛不满。加拿大消费者指出召回政策区别对待,仅覆盖美国地区;部分海外用户因无法提供序列号被拒换货。国内用户亦投诉客服验货敷衍,退回产品原封口贴未拆。

安克曾以“比华强北安全、比苹果便宜”赢得市场,主打安全与品质溢价。如今频发的安全事件与负面舆情,使其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在美国,电子设备爆燃事故监管极为严格。参考2016年三星Note7事件,92起事故导致全球召回并停产,预计损失达50亿美元。

逃税指控焦点集中于“东南亚转运”模式。安克在越南设有生产线,但产量仅占总订单约10%,远不足以支撑北美市场需求。被召回的163.9万台充电宝均使用无锡安普瑞斯电芯,产自中国。美国海关认定,若无实质性加工,此类组装难以规避“原产地为中国”的认定,涉嫌关税规避。

尽管安克强调通过东南亚布局优化供应链,实现全球化柔性生产,但现实暴露其产能与合规能力错配。创始人阳萌提出“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管理架构,区域销售为战区,供应链中台为军种。然而此次风波反映前线销售与后台供应链在合规协同上的脱节。

阳萌倡导“联邦制放权”,总部赋能,业务单元高度自主。该模式曾在2022年导致近20条产品线失利,暴露出制度执行与实际运营的鸿沟。此次召回源于供应商擅自变更原材料,反映生产管控缺失。

安克坚持“微笑曲线”战略,专注研发、品牌与销售,毛利率常年超40%,2023年净利润逾20亿元。公司强调不做制造,但安全事件频发暴露外包模式风险。尽管2023年起组建近100人电池平台部门,目标成为行业最可靠电池供应商,但仍维持外包生产。

行业普遍低价内卷压缩供应商利润,但安克产品定价高于同类国产品牌。在美国亚马逊,其移动电源售价高于绿联、倍思等品牌。2024年4月特朗普加征关税后,安克多款产品平均涨价约10%,部分型号从70美元涨至109美元。

公司激励投入巨大。2024年8月推出7000万元股权激励,覆盖不超过608人,其中606人为核心技术与业务骨干。2024年经营奖金池达8亿元,近500名员工年薪百万,2025年预计扩大至10亿元。但对外包环节的质量控制投入明显不足。

安克当前面临根本性悖论:战略上居于研发与品牌高端,享受高毛利与高激励;执行层面却依赖脆弱的外包体系,屡次爆发安全危机。当“安全”这一核心承诺被反复击穿,其高溢价商业模式正遭遇严峻信任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