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成为继泡泡玛特、布鲁可、卡游和52TOYS之后又一家冲击港股上市的潮玩企业。
据招股书,2024年TOP TOY在中国内地实现GMV(商品交易总额)24亿元,为中国潮玩集合品牌最高。2022年至2024年,其GMV复合年增长率超过50%,为当前中国增长最快的潮玩集合品牌,也是年GMV突破10亿元历时最短的品牌。2024年门店客流量突破6000万人次。截至2025年6月30日,TOP TOY在全球拥有293家门店。
2020年12月18日,名创优品在发布美股上市后首份财报的同日推出TOP TOY品牌,首家门店于广州正佳广场开业。2021年4月,TOP TOY推出Twinkle、Tammy、Yoyo等原创IP。2024年,TOP TOY进军东南亚市场,首家海外门店落地泰国曼谷。今年7月,TOP TOY完成由淡马锡领投的战略融资,估值约100亿港元。
财务方面,今年上半年TOP TOY实现收入13.6亿元,上年同期为8.58亿元;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利润1.81亿元,上年同期为1.42亿元。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6.79亿元、14.61亿元和19.09亿元;权益股东应占利润分别为-3838.3万元、2.12亿元和2.97亿元,于2023年扭亏为盈。
TOP TOY产品分为自有IP、授权IP和他牌IP三类。自有IP为公司拥有或独家授权的IP,如糯米儿、大力招财等,是长期战略基石。今年上半年自有IP产品收入610万元,2024年为680万元。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TOP TOY拥有17个自有IP、43个授权IP和超600个他牌IP。
授权IP通过与全球知名IP持有者合作进行二次创作,今年上半年授权IP产品收入6.15亿元,2024年为8.89亿元。三丽鸥为搪胶毛绒品类最畅销IP,“拿铁宝宝”系列自去年7月上市以来GMV超5700万元。授权费用逐年上升,2022年至2024年分别为871.8万元、1878.8万元和3278万元,今年上半年为1971.1万元。部分授权IP到期时间明确,如三丽鸥为2028年9月,迪士尼为2026年12月。
自研产品指基于自有和授权IP开发的产品,外采产品则属他牌IP。2022年至2024年,外采产品收入分别为3.87亿元、6.55亿元、9.28亿元,占比分别为60.4%、46.4%、50.9%。今年上半年,自研产品销售收入6.21亿元(占比47.2%),外采产品6.96亿元(占比52.8%)。公司称自研产品是收入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
主力品类包括手办、3D拼装模型和搪胶毛绒。手办为最大品类,2024年收入12.56亿元,占潮玩产品收入69%,复合年增长率73%。3D拼装模型2024年收入占比21%,复合年增长率59%。搪胶毛绒为增速最快品类,收入从2023年的114.7万元增至2024年的6379万元,今年上半年达1.46亿元。
渠道方面,TOP TOY采用合伙人模式,由公司提供管理咨询,合伙人承担资金与经营费用,库存归公司所有。该模式下,门店数量快速扩张,2022年末为117家(直营8家,合伙人109家),截至2025年6月30日达293家(直营38家,合伙人250家)。合伙人数量从2022年末的37家增至70家,均位于中国。
线下经销商为收入主要来源。截至2025年6月30日,TOP TOY有53家经销商。今年上半年,来自线下经销商的收入占总收入的49.9%,合伙人贡献24.4%。其中,名创优品集团作为主要经销商,今年上半年贡献收入6.19亿元,占总收入45.5%;2022年至2024年占比分别为36.8%、53.5%和48.3%。公司承认对名创优品存在依赖,并计划未来三年逐步降低该比例,预计2028年相关交易金额不超过年度总收入的40%。
海外市场为长期增长战略重点。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已开设15家海外门店。2024年海外收入1181万元,占总收入0.6%;今年上半年海外收入5248.4万元,占比升至3.9%。公司计划拓展东南亚、东亚及美洲市场,并探索建立本土供应链以优化成本结构和响应速度。募集资金将用于丰富IP矩阵、增强运营能力、深化全球布局及品牌建设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