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发布18A工艺芯片Panther Lake

2025年10月9日,英特尔在亚利桑那州公布酷睿Ultra系列第三代处理器架构细节,该产品代号Panther Lake,基于其18A工艺节点打造,是迄今在美国本土开发并制造的最先进半导体工艺节点的客户端系统级芯片(SoC)。

Panther Lake集成CPU、GPU及专用AI加速器,统一Lunar Lake与Arrow Lake的设计理念,提供8核至16核版本,搭载全新Xe3图形核心,顶配型号内置12个GPU核心与光线追踪单元,图形性能较上一代提升逾50%。AI算力最高可达180TOPS(每秒万亿次运算)。

18A工艺对应1.8纳米制程,采用RibbonFET晶体管架构与PowerVia背面供电技术。前者为英特尔十余年来首次推出的全新晶体管结构,具备更强的缩放能力与开关特性;后者将供电层移至晶体管背面,减少电压下陷与布线拥堵。英特尔称,相较前代英特尔3工艺,18A可实现最高15%的性能提升与约30%的芯片密度改进。

该芯片计划于2025年内在亚利桑那州钱德勒的Fab 52工厂投入大批量生产。Fab 52投资超200亿美元,配备ASML最新曝光设备,旨在恢复美国本土最先进的制程量产能力。Panther Lake将用于PC产品,并延伸至机器人等应用领域。

除客户端产品外,英特尔还公布了基于18A的服务器处理器Xeon 6+,代号Clearwater Forest,预计2026年上半年推出,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服务商与电信运营商。

业界预计Panther Lake仍采用异构封装,其中CPU计算芯片由18A工艺制造,I/O控制器与GPU模块可能由外部代工。此前英特尔因工艺问题曾依赖台积电代工部分产品。

过去数年,英特尔面临PC市场份额被AMD蚕食、移动端被苹果与高通追赶、先进制程延期等挑战。前任CEO Pat Gelsinger推行IDM 2.0战略后未能如期兑现技术跃迁,导致市场信心不足。2024年底其卸任,陈立武接任CEO,调整战略节奏,强调按需扩产,并考虑暂停更先进14A工艺开发以控制成本。

为应对危机,英特尔去年裁员1.5万人,2025年第二季度启动新一轮裁员,计划年底核心员工减至7.5万人,较2024年底约10万名员工缩减四分之一。

尽管处境艰难,英特尔获得多方资本支持。2025年8月,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以约89亿美元股权投资英特尔,持股约10%,成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对企业的最大投资之一。随后英伟达以50亿美元投资持股约4%,软银亦投入20亿美元,成为重要股东。

这些投资推动英特尔股价2025年内上涨超85%,但市场期待其以实际产品证明制造能力。Panther Lake被视为验证18A工艺可行性的关键产品,也是向资本、政府与潜在客户释放信心的核心信号。

英特尔已开始邀请潜在代工客户参观Fab 52工厂,争取未来订单。然而,外界关注焦点在于未公开的良率数据。去年底有传闻称18A良率落后竞争对手,近期官方仅表示“年内进入高量产状态”,未披露具体数字。

Panther Lake计划2025年内爬坡量产,首批型号年末前发货,2026年1月起广泛供货,将正面竞争苹果M系列、AMD Ryzen及高通Oryon芯片。

若Panther Lake如期按质交付,不仅有助于英特尔重夺PC市场份额,还将为2026年推出的288核数据中心处理器Clearwater Forest奠定基础,并增强其代工业务对外部客户的说服力。英伟达已表示正在评估英特尔代工技术,双方处于合作探索阶段。

反之,若18A工艺进展不顺或Panther Lake量产延迟,市场信心可能迅速回撤,政府与产业资本的战略投资叙事也将面临商业与政治双重压力。

在发布会现场,英特尔CEO陈立武手持Panther Lake晶圆,面露微笑。公司CTO称18A与Panther Lake是“未来的基石”,代表两个重大赌注。这一表态被视为内部军令状,而非例行公关。

接下来一年将是关键验证期,市场将持续观察18A工艺的实际表现与Panther Lake的市场反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最新文章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