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将于10月14日起停止对Windows 10操作系统的支持服务,该系统将不再获得技术协助、功能更新和安全更新。用户被建议升级至Windows 11,或为不符合条件的设备注册扩展安全性更新(ESU)计划。
Windows 10于2015年7月29日发布,整合了Windows 7的桌面体验与Windows 8的现代应用特性,引入Cortana语音助手、全新Edge浏览器及多任务虚拟桌面等功能,并在此后持续更新优化。
微软于2021年推出Windows 11,强调更简洁的设计、性能优化与安全增强,包括基于硬件的虚拟化安全技术。据Statcounter 7月数据,Windows 11市场份额达约52%,首次超越Windows 10成为全球第一大Windows操作系统。
Windows 11在界面设计、文件管理、安全防护等方面较Windows 10有所提升。其采用新UI风格,支持文件资源管理器标签页功能,而Windows 10不具备此功能及智能建议优化。
安全方面,Windows 11强制要求TPM 2.0,防止硬件层恶意篡改,并新增智能应用控制,仅允许安装受信应用,该功能需在全新系统开启,旧系统升级无法启用。Windows 10无强制TPM 2.0要求,亦无智能应用控制。
Windows 11专业版支持BitLocker驱动器加密,实现全盘加密以防范数据泄露,Windows 10家庭版则无此项功能。
Windows 10服役期约为十年,在微软操作系统中属于较长周期。此前,Windows XP支持约13年,Windows 7主流支持约11年。
尽管停服在即,Statcounter数据显示,7月Windows 10全球市场份额仍为44.48%。同期,Windows整体桌面系统占比71.55%,OS X占9.11%,macOS占4.87%,Linux占4.11%,Chrome OS占0.96%。
微软2025财年(截至6月30日)财报显示,个人计算业务收入为546.49亿美元,同比增长7%,低于智能云业务的1062.65亿美元和生产力与业务流程业务的1208.1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