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东平路的北欧餐厅EHB于9月28日宣布停业,该餐厅由好利来公子罗昊与挪威米其林三星主厨Esben Holmboe Bang联合创办,取名自主厨姓名缩写,号称“挪威米其林三星海外首店”,人均消费近万元,需提前三个月预约,曾因价格登上热搜。
餐厅位于建于1921年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东平路11号,原为美籍犹太商人罗森菲尔德家族府邸,后为宋子文私宅别墅之一,电影《大城小事》曾在此取景。餐厅设三层空间,一楼为Tearoom by EHB提供下午茶与鸡尾酒,二楼为Dining Room,三楼为Living room,顾客用餐流程包括三楼餐前酒、二楼正餐、一楼餐后茶饮或创意鸡尾酒,仪式感强烈。
EHB开业半年即获米其林一星,主厨团队中驻店厨师Viviane Mello曾获年轻厨师奖,王思聪曾到店打卡并认可其环境与服务,但多数顾客反馈重体验轻口味,普遍反映菜品分量小、耗时长,有博主称用餐长达五小时,社交媒体多以“出片”为主,鲜有对味道的赞誉。
初期需提前三个月预约,后期客流减少,2023年7月推出定价2288元的The Memory菜单,较原价降低1400元,今年已有食客反映晚餐仅两桌客人,降价与冷清预示经营困难。同在上海的米其林三星餐厅Ultra Violet(UV)亦于2024年3月闭店,虽称因拆迁所致,但业内指出其长期入不敷出,依赖集团其他品牌补贴,主厨Paul Pairet年薪达九位数且常驻法国。
北京富临饭店于近期公告将于10月15日终止营业,称因“公司战略布局调整”,将为会员办理退款。该店位于王府井大街,是富临饭店在内地唯一分店,2022年开业,连续三年获评米其林一星,主打燕鲍翅等高档粤菜,人均466元,招牌菜包括阿一鲍鱼、富临脆皮鸡、富临金辉翅、瑶柱焗蟹等。
富临饭店由广东中山人杨贯一于香港铜锣湾创立,逾五十年历史,2019年获评香港米其林三星,总店高峰期月租金达46万港元,鲍鱼售价1900至逾万港元一只,鱼翅约1000港元一位,燕窝数百港元一份,人均消费常达数千至万元。北京分店因本地高端食材需求不足,主打脆皮鸡、化皮乳猪等常见菜品,价格远低于香港总店,但仍未能维持运营。
富临集团旗下富临皇宫品牌亦面临困境,广州富临皇宫五月花店于3月底关闭,安华汇店于6月底停业。此外,北京Opera BOMBANA与TIAGO去年4月突然停业,前者连续三年获米其林一星,后者为“北京泰餐天花板”,共六家门店,均被曝欠租倒闭;上海玉芝兰、L'Atelier 18、南京民国红公馆、广州Rêver·玥等米其林或榜单上榜餐厅亦相继闭店。
米其林餐厅运营成本高昂,选址集中于顶级商圈,人力配置密集,如UV每服务10名客人配备超30名员工。评星后常面临房东大幅涨租,2023年上海祥兴记入选米其林推荐后,租金被上调30%,直接导致停业。消费者普遍批评米其林餐厅“盘子大、分量少、价格贵、吃不饱”。
非米其林传统酒楼同样承压,广州鸿星艺都海鲜酒家于2024年2月停业,此前因拖欠租金被诉。该酒家前身为出口商品陈列馆,1990年由黎氏兄弟创办,曾为珠江边知名宴请场所,近年因商务订单减少、成本刚性而难以为继。
部分高端酒楼尝试转型,西安徐记海鲜、福州井榕大酒楼在门口售卖卤味,武汉艳阳天开设社区食堂,长沙冰火楼推出人均30元外卖卫星店,广州酒家开设“小厨”快餐店,人均26元,试图通过亲民路线缓解压力。
与此同时,奢侈品品牌跨界餐饮仍受关注,LV于首尔江南区开设Le Café Louis Vuitton,3只印有Monogram花纹的牛肉饺子售价243元人民币,凯撒沙拉等菜品单价约200元。Gucci于2019年在东京开设Gucci Osteria,人均超2000元且需提前三个月预约;爱马仕旗下“上下”品牌于2020年在上海推出融合丝绸元素的茶室。此类品牌主打环境与体验,依赖高净值客户支撑,持续性尚待观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