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11张支付牌照注销 行业加速出清

央行近日更新已注销许可机构信息,福建一卡通支付有限责任公司支付牌照于9月29日注销,成为年内第11张被注销的支付牌照。截至目前,累计注销牌照达107张,持牌第三方支付机构仅剩164家。

多家支付机构近期因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账户管理、清算管理等规定受罚,包括深圳市美的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天津城市一卡通支付有限公司、智付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民卡支付有限公司。

自2016年央行停止核发新牌照以来,行业监管持续趋严。2021年至2024年分别注销9、23、16和10张牌照。2023年7月,《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发布,明确支付机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且净资产与备付金日均余额挂钩,抬高准入门槛。

合规成本同步提升,《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征求意见稿)》强化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加强对收单侧监管。新大陆科技集团总裁王晶表示,行业正从‘牌照红利’转向‘合规红利’,合规能力成核心竞争力。

第三方支付市场呈红海态势,‘马太效应’显著。观研天下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方综合支付交易规模预计达580.7万亿元,2027年将达676万亿元。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合计占据超90%市场份额。

中小机构生存压力加大,部分选择退出或卖身。2024年6月,北京高汇通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缩减业务类型,退出储值账户运营Ⅱ类业务。同程集团关联公司艺龙网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收购新生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权获得支付牌照。跨境支付企业XTransfer收购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获内地‘储值账户运营I类’牌照。

头部机构则大举增资。财付通注册资本由153亿元增至223亿元,抖音支付从1.5亿元增至31.5亿元,盛迪嘉支付增至2.2亿元,瑞祥支付增至1.15亿元,乐刷支付增至2亿元。

观研天下预计,缺乏资本、场景、产品及风控优势的机构将被淘汰。2025年上半年,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金额166.28万亿元,同比微降0.02%。拉卡拉上半年营收26.5亿元,同比下降11.1%;移卡营收16.42亿元,同比上升4.0%,总支付交易量同比下降1.9%;嘉联支付交易流水约7218亿元,基本持平。

王晶指出,行业正经历三大结构性变化:从‘通道之争’到‘生态之争’,竞争转向数字商业生态构建;从‘本土深耕’到‘全球布局’,中国企业出海推动全球化牌照布局;从‘移动钱包’到‘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与稳定币扩大受理范围。

‘支付+’生态成为新增长点,支付机构加速融合SaaS与AI技术,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全球跨境电商与海外收单需求增长,FXCIntelligence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零售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达39.9万亿美元,预计2032年达64.5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6.2%。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已深度参与人民币跨境清算与多币种结算,伴随人民币跨境支付基础设施扩展,行业营收弹性空间可期。王晶认为,严监管将推动行业从‘拼规模’转向‘创价值’,守合规、敢创新、懂科技、具全球视野的机构将迎来高质量发展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