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家有宝贝就吃西贝”打响亲子餐饮品牌的西贝,因2025年9月爆发的预制菜及供应链争议陷入信任危机,导致儿童客流大幅下滑。据贾国龙透露,自风波发酵后仅两个月品牌营业额至少减少100万元。记者实地探访发现,部分门店晚间高峰时段仅4位顾客在场,服务员反映周末客流下滑三分之一,工作日更为惨淡。
在此背景下,海底捞加快抢占家庭客群步伐。十一假期期间,扬州京华城海底捞启动围挡装修,计划打造全国首家亲子主题店。此前,深圳龙华大城门店已开出200多平米的“益乐园”,配备海洋球池、趣味沙地、涂鸦墙和阅读角等设施,并安排持有医疗救援资质且具育儿经验的服务人员全程看护。
北京亦庄的创新概念店更联合猿辅导推出“AI启蒙+游戏化互动”空间,设置“食材快线”、平衡运鸡蛋、美食投篮、一拍即合等装置,并引入可人脸识别与语音交互的编程机器狗“小8”,实现“边吃火锅边学编程”的沉浸体验。未来品牌或将探索海洋、太空等主题餐厅模式,强化奇幻用餐感受。
与西贝聚焦专业儿童餐不同,海底捞的核心理念在于让儿童吃得开心、家长用餐省心。其构建了覆盖进店至离店的全流程服务体系:等位时提供专属娱乐设施;就餐前备好儿童餐具与围兜;离店赠送小玩具或零食,增强记忆点。
硬件方面强调安全防护,游乐区地面铺设防滑垫,边角软包处理,玩具采用硅胶材质。每张餐桌配备iPad监控屏,家长可实时查看孩子动态,解决“吃饭分心看娃”痛点。服务上注重趣味互动,安排巡场舞蹈、魔术变脸,并由服务员陪玩折纸与小游戏。
营销层面采取IP联名与游戏化策略。2024年5月在全国1300家门店上线“海底小纵队”联名套餐,80万份限量玩具迅速售罄。同期推出“集章赢好礼”活动,购买宝宝套餐获印章,集满可兑换手持风扇、尤克里里及惊喜礼盒,提升复购率。
为扩大覆盖面,海底捞打破“儿童餐=儿童专属”界限,推出三款成人友好型套餐组合:儿童餐+成人火锅、迷你版儿童餐+奶茶火锅甜品、儿童餐+单人小火锅。内测显示成年人点购儿童餐比例达40%,其中25-35岁女性占67%,主因是“好吃又好玩”。
此举背后是对家庭消费潜力的深度挖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7岁儿童达2.98亿,占比21.1%。当前儿童消费市场规模近4.5万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年增长率将超20%。中国儿童产业中心指出,80%家庭中儿童支出占总支出30%-50%,单孩年均花费1.7万至2.5万元。
通过吸引儿童带动整个家庭消费,显著提升客单价与频次。同时,亲子服务成为激活午市的有效手段。传统火锅晚餐与周末集中度高,工作日午餐常为空档。而学龄前家庭外出时间灵活,偏好避开人流高峰,海底捞的游乐配套恰好满足其对安全、省心场景的需求。
此类策略不仅吸引原有火锅消费群体,还创造新需求——如家庭因孩子想玩乐园或获取奥特曼套餐而产生就餐行为。长期可形成运营闭环:提升非高峰时段上座率与翻台率,摊薄固定成本,提高整体平效与盈利能力。
此外,海底捞将亲子服务融入社区店业态,如北京昌平社区店整合火锅、早餐、熟食、烧烤等品类,覆盖家庭全时段多元需求,推动亲子服务与日常生活深度融合。
但海底捞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川式火锅口味辛辣、食材烫口、用餐时间长,与儿童清淡饮食偏好及有限耐心存在矛盾;二是市场竞争加剧,老乡鸡、九毛九、太二酸菜鱼等品牌纷纷加码儿童餐,若西贝完成整改重返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三是运营成本增加,需投入游乐设施维护、专业托管人力及现场制作品控,对标准化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总体来看,西贝的信任危机释放出部分亲子餐饮市场空间,海底捞凭借服务创新与资源整合能力积极承接。然而火锅品类局限、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消费者对健康透明的持续关注,仍是其必须应对的关键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