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年9月4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刊登题为“无人机革命能否让全球农业变得更加可持续”的评论文章,重点论述农业领域无人机使用量迅速增长打破既有预期,并探讨相关问题。这是继2024年12月18日《自然》(Nature)刊发中国低空经济进展与无人机革命主题评论后,全球顶级学术期刊对低空经济的又一次深度报道。两篇文章均聚焦无人机革命,但后者更重视细分领域行业应用前景、价值逻辑和政策含义分析。
主流学术期刊持续关注某一话题,通常意味着该议题研究即将进入深水区。如同互联网、基因工程、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轨迹,低空经济正进入全球学术视野。在此背景下,明晰其内在逻辑、未来预期与潜在影响至关重要,而评估低空经济行业应用的渗透力是基础,关乎行业应用能否持续增长。
一种经济形态的渗透力主要来源于三方面:一是作为通用工具改进引发多行业生产方式、效率、交易方式变化,如蒸汽机、电子计算机等;二是作为制度安排带来生产方式、资源组织方式变革,如会计制度、保险机制等;三是作为思维方式推动生产、消费乃至生活方式转变,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
若将低空经济分为低空客货运输与低空行业应用两大类,前者属专项交通工具变革,后者则属宽泛的空间位置服务通用变革。空间位置服务指在特定时间与低空位置满足精准操作需求的服务体系,如定点拍摄、喷洒溶液、发送电磁波等。传统基础设施如通信铁塔、电视塔、路灯杆已具备近地面空间位置服务能力。中国铁塔即是全球最大近地面空间位置服务商之一,其通信塔功能已拓展至高点视频监控、气象监测、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实现从“通信塔”向“社会塔”转变。
无人机的出现使空间位置服务由高成本确定性转向低成本或然性,基本实现随时、随地、随机型的大范围服务,构成革命性变革。这一变革使低空经济行业应用的渗透力兼具工具、制度与思维三个层面影响,评估可据此展开。
首先,低空飞行器作为通用工具,显著影响各行业资源配置、成本结构、劳动效率和服务方式。此前,因缺乏低成本工具载体,低空作业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制约技术路线选择与要素合作模式。例如,农用无人机改变了农药喷洒技术路径,相比人工或半机械化连喷,不仅提升效率与效果,还降低健康风险、减少浪费与污染,并催生农药喷洒外包服务,促进精准农业发展。拍摄无人机与吊装无人机亦使野外测绘、高点设备安装等原本高成本或不可行的任务变得简便可行。
低空经济行业应用开启新窗口,赋予新设备、手段与方法实现路径,推动业态变革。作为通用工具,低空飞行器使近地面空间位置触手可及,在成本、灵活性与便捷性上达到市场要素水平,可像商品般交易。同时,它为依赖近地面空间作业的创新产品与服务提供稳定实现路径,助力市场化落地。
其次,低空经济涉及的制度安排将影响各行业生产过程、交易方式与组织形式。可预见的制度板块包括法律法规、作业规范、风险处置与商业模式。例如,低空应用场景下的不可抗力判定标准若纳入立法,需明确恶劣天气的界定及其应对模式——采用商业保险或巨灾模式。商业模式选择——服务购买、商业租赁或自建自用——也将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此外,低空飞行器作为紧急救援工具的应用,可能促使急救时间标准提升或强制配备要求出台,引发行业制度变革。
第三,低空经济将对生态环境、科技研究、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产生外部性影响与要素联动效应。常态化无人机巡航可能带来噪声污染;摄影无人机或侵犯隐私并引发纠纷;无人机作业数据可能成为新型生产要素。这些外部性问题难以预判。
随着低空飞行器普及,其研发制造产业链的技术溢出可能渗透至材料、通信、人工智能、光学等行业,催生交叉领域。同时,行业发展必然推动人才培养、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结构调整,进而影响教育与人力资源体系。
第四,低空经济将引发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与消费理念变革。如同云计算不仅优化计算资源配置,更开启数字经济从小规模个体到分散化应用的新路径,降低技术门槛,赋能小微主体。云资源对中国微商、短视频及人工智能生态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并推动科研与软件开发进步,培育庞大数字工程师群体,使软件开发趋于通识化。
低空经济亦呈现类似趋势。越来越多行业以低空思维重构问题,无人机成为产品设计与开发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婚庆服务中高机位拍摄曾属高端配置,仅大型公司提供;如今无人机高位拍摄已成为行业标配,小型公司普遍配置飞手。重大节日与庆典的无人机表演日益普及,甚至钓鱼爱好者也使用无人机探查鱼情,显示思维渗透广泛。
第五,低空经济可能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例如,《科学》文章指出农业无人机领域大疆占据极高市场份额,存在自然垄断风险。此外,部分场景存在资源错配现象。道路交通巡检原有巡检车系统成熟且成本效益高,改用无人机后准确率与成本均无优势。此类现象是否因技术不匹配所致,抑或随技术进步可改善,尚难判断。
总体而言,经过初期热潮,社会对低空经济的思考趋于理性,部分热情消退。此时,系统评估其行业应用渗透力,从理论高度把握发展方向,方能去伪存真,增强战略定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