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近3亿跨界啤酒赛道,蜜雪冰城“早C晚A”布局再落一子。
蜜雪冰城发布公告称,以2.968亿元收购现打鲜啤品牌“鲜啤福鹿家”53%股权,正式从茶饮、咖啡领域延伸至酒类市场。
交易前,福鹿家第一大股东为蜜雪冰城CEO张红甫的配偶田海霞,其直接持股60.05%,并通过麦浪同舟间接持股20.41%,合计持有超80%股权。交易完成后,田海霞剩余持股(直接29.43%+间接10.41%)总估值约2.2亿元,相较原始投资成本2548万元和135万元,账面回报达8.2倍。
另一股东赵杰通过出售2%股权套现1120万元,其剩余5.36%股权按收购价估值约3002万元。
此次收购采取“增资+受让老股”方式:蜜雪冰城出资2.856亿元认购新增注册资本,获得51%控股权;再以1120万元从赵杰处收购2%股权,合计支付2.968亿元取得53%股权。福鹿家将成为蜜雪冰城非全资子公司,财务业绩将并入集团报表。
公告显示,本次估值参考第三方评估结果,区间为2.447亿元至2.766亿元,最终成交价略高于上限。按2.856亿元对应51%股权测算,福鹿家整体估值约5.6亿元。
财务数据显示,福鹿家2023年亏损153万元,2024年盈利107万元,2025年前8月未披露盈利情况,未经审核净资产1952万元。据此计算,交易市盈率(PE)高达523倍,市净率(PB)达29倍,远超A/H股啤酒板块平均PE不足30倍、PB约2.5倍的水平。
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李圣指出,田海霞作为张红甫配偶,属于法定关联方,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尽管法律不禁止关联交易,但高溢价叠加公司刚扭亏,易引发利益输送质疑。
蜜雪冰城在公告中承认该投资构成“关联交易”,张红甫已回避表决。董事会(不含张红甫)认为交易遵循一般商业条款,符合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公司回应称基于产业发展战略,且强调蜜雪冰城与福鹿家为独立品牌,无计划在其门店售卖啤酒。
估值过程中,独立估值师采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入法。因福鹿家经营历史短,收入法参考有限;成本法被认为保守低估成长性;最终选取市场法为主。
估值师选取7家可比公司: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海伦司、华润啤酒、百威亚太、青岛啤酒,均为主营业务涉及现制饮品或啤酒产销、且主要运营地在中国的港上市企业。鉴于福鹿家2024年首次盈利,采用企业价值(EV)/LTM收入倍数作为主要指标。
结合最低值1.42倍与第1/4位1.61倍,并考虑控制权溢价与不可流通折价,得出估值区间2.447亿至2.766亿元。
艾媒咨询首席分析师张毅表示,市场法有一定合理性,估值偏高源于福鹿家对蜜雪冰城的稀缺性与互补性,双方在渠道、供应链方面具备协同效应。
当前茶饮与咖啡赛道趋于饱和。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现制茶饮市场规模预计3689亿元,同比增长17.97%,增速放缓。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15日,全国奶茶饮品门店总数47.8万家,近一年净增仅1.7万家,超13万家关店;同期咖啡店离场5.1万家。
在此背景下,“早C晚A”消费趋势兴起,酒类被视为新蓝海。福鹿家主打多元化“风味啤酒”,策略类似瑞幸早期以风味咖啡切入市场。《天猫啤酒趋势白皮书》显示,Z世代为啤酒消费增长主力,年轻化趋势明显。
行业层面,工业啤酒销量下滑。百威亚太2025半年报显示,总销量同比下降6.1%,中国市场销量减少8.2%,收入下降9.5%。高端精酿酒吧亦承压,《2024中国精酿酒吧白皮书》显示仅不到23%经营者生意好转。
平价精酿正成新趋势。胖东来500ml精酿售价不足5元,盒马浑浊IPA一升装19.9元,美宜佳推9.9元三罐精酿套餐。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精酿啤酒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同比增幅超30%。
蜜雪冰城意图复制“平价茶饮”模式,在精酿领域构建“早咖+午茶+夜酒”全时段消费链条。公司称依托自身供应链体系,可在采购、生产、物流、研发、质控等方面与福鹿家形成协同,提升产品力与成本优势。
此次收购并非看重福鹿家现有1200家门店规模,而是着眼于品类补充与未来潜力。蜜雪冰城押注其在资源加持下实现增长,但茶饮与啤酒消费场景差异显著,经验能否复用尚待观察。
该关联交易的合理性仍有待时间检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