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持续加码儿童餐及亲子餐饮服务,近期在西安开设首家“宝宝餐厅”,于万和城店划定专属儿童用餐区,面向3至12岁儿童开放,提供逾20款定制餐品,并采用回转自取模式供儿童自主选餐。该门店并非独立品牌,而是现有门店内的功能升级。此外,扬州京华城海底捞门店在十一假期期间启动升级围挡,拟推出全国首家亲子主题餐厅,具体服务内容尚未披露,但明确指向家庭亲子消费场景的深度探索。
今年暑期,海底捞在深圳方大城店试运营Hi乐园,设置覆盖多年龄段的玩乐区,配备专业看护人员,并提供舞蹈、魔术、变脸等互动表演,提出“一吃海底捞,带娃没烦恼”的服务理念。多数海底捞门店已配备儿童乐玩区,家长可将孩子交由工作人员看护,以获得短暂休息。此前,海底捞还联合《海底小纵队》推出联名儿童餐,结合趣味主题、玩具及套餐组合,提升家庭就餐体验。
海底捞此举意在应对市场竞争加剧与客单价下滑压力,通过强化亲子服务吸引有娃家庭,提升门店客流与营收。尽管财报表现稳健,但企业正寻求差异化服务以增强用户粘性。行业背景显示,西贝自2017年起布局儿童餐市场,提出“家有宝贝,就吃西贝”口号,实施“家庭友好餐厅”战略,累计销售儿童套餐超4000万份,服务家庭超2亿人次,并获2024年“国民消费创新案例”认可。2024年,西贝调整定位为“家庭欢乐餐厅”,目标客群为30岁以上、家庭年收入40万元以上的中产家庭。
尽管西贝因冷冻食材争议一度影响口碑,现已整改为儿童餐现做现卖,但其在亲子餐饮领域的先发优势明显。海底捞虽主营火锅,西贝主营西北菜,品类不同,但在家庭客群上存在高度重叠,竞争关系显现。儿童餐饮市场规模庞大,《2023年中国儿童餐食行业研究报告》预测,2025年儿童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中国营养学会调查显示,6至12岁儿童在外就餐比例达44.4%,家庭就餐需求旺盛。
其他餐饮企业亦纷纷入局:九毛九集团在广州开设首家儿童体验店,以“超级番茄”IP贯穿扭蛋机、自拍区、生日派对等场景;麦当劳推出IP联名儿童套餐,改造门店增设实体游乐区并举办亲子活动;肯德基在深圳龙岗儿童公园开设首家儿童主题餐厅,融合餐饮、休憩与玩乐功能,成为网红打卡点。企业普遍将儿童餐作为引流工具,旨在锁定家庭消费者,并通过早期品牌接触培养未来客户心智。
部分企业发力儿童餐亦受经营压力驱动。九毛九2025年上半年营收27.53亿元,同比下降10.1%;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减少16.05%,旗下太二酸菜鱼、怂火锅、九毛九品牌收入均下滑。行业整体面临同质化与价格战,推动企业向细分化、特色化转型。然而,儿童餐对菜品研发、食品安全、供应链管理要求更高,需避免盲目跟风与同质化陷阱。部分菜系因属性限制难以适配儿童餐需求,如某贵州酸汤火锅负责人表示其菜品不易进行儿童化改造。
总体来看,餐饮巨头集体布局儿童餐赛道,反映家庭消费场景成为重要增长极,长期前景可期,但成功依赖于精细化运营与独特品牌体验的构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