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秋糖)和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酒博会)上,低度白酒成为行业焦点,五粮液、古井贡酒、舍得酒业等品牌纷纷推出酒精度低于30度的新品。今世缘在酒博会期间发布22度新品,主打“轻养生”概念,谷小酒也正研发30多度的低度白酒产品。
上世纪70、80年代中国白酒行业曾经历一轮低度化浪潮,90年代后高度白酒重回主流。2025年,随着消费环境变化,低度化趋势再度升温,各类低度、超低度新品集中出现。业内认为,这一转变反映白酒行业在增长压力下的战略调整。
2025年5月新修订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规定公务接待中禁止提供烟酒,推动饮酒场景向家庭自饮和休闲小酌转移。此类场景更注重轻松氛围与个性化体验,传统高度白酒的应酬属性受到冲击。
以90后、00后为主的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酒水消费主力。他们成长于饮料文化环境中,对传统白酒的辛辣口感、强烈饮后反应及应酬文化接受度较低。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发布的《年轻人的酒——中国酒类品类创新研究报告》显示,仅11.2%的年轻人偏好30度以上的酒类,饮酒选择呈现多元化、低度化特征。
为吸引年轻群体,多家酒企推出低度、时尚化产品,试图抢占其心智并培育新消费习惯。今世缘副董事长吴建峰表示,将新产品定为22度,旨在吸引原本不喝酒的年轻人接触并喜欢白酒。
尽管低度化趋势初期获关注,但业内对其实际效果持审慎态度。线上数据显示,邓紫棋代言的29度五粮液销量过万单,表现突出,而其他品牌同类产品销量相对平淡。在线下渠道及美团等即时零售平台,低度新品仍较少见。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执行会长铁犁指出,低度化是顺应消费变迁、拓展大众市场的趋势,传统高端礼品酒因商务宴请减少导致库存积压,新兴需求缺乏有效承接。但企业不能盲目跟风,需实现品牌塑造、营销策略与文化渗透的融合,聚焦特定场景与人群。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在酒博会“问酒”论坛上表示,随着健康消费理念普及,消费者追求的是风味而非酒精本身。他强调,酒度调整应以“风味表达最大化”为原则,结合产品基因与目标需求科学设计。
山东济南酒商老盛表示,目前尚未在线下看到上述低度新品上架。他认为过去白酒销售依赖铺货、陈列和渠道利润,而在存量竞争阶段,关键在于产品能否获得消费者真实认可。
此前白酒行业尝试年轻化的代表是江小白引领的“小酒”模式,但数百个小酒品牌多数已退出市场。江小白自身也已转型为“瓶子星球”,重心转向以白酒为基酒的低度新酒饮。白酒低度化与年轻化路径能否成功,仍有待市场与时间验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