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算力芯片订单激增加速规模化应用

国产算力芯片订单激增加速规模化应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多家国产计算产业链企业财报发现,寒武纪存货大幅增长,海光信息合同负债显著上升,沐曦股份亏损明显收窄,共同反映出行业进入从技术攻坚向规模化应用过渡的关键阶段。

海光信息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归母净利润约7.6亿元,同比增长13.04%。前三个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2.55亿元,同比增长465.64%,主要因业务增长、收入提升及销售回款和预收款项增加所致。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28亿元,较2024年末的9.03亿元大幅上升,显示客户订单需求旺盛;存货达65.02亿元,高于2024年末的54.25亿元,系根据市场需求增加战略备货。

寒武纪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前三季度累计营收达46.07亿元,接近其全年50亿至70亿元预测区间的下限。同期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2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1亿元显著改善。截至三季度末,存货达37.29亿元,约为2024年末17.74亿元的一倍以上;合同负债为7961万元,远高于上年末的88.62万元,表明潜在订单充足。

即将上会的沐曦股份披露初步财务数据,2025年上半年实现亏损约1.86亿元,同比减亏63.74%。核心产品训推一体系列商业化进程加快,出货量大幅增加,带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04.51%至约9.15亿元。预计前三季度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分别较上年同期减亏51.38%~61.62%、44.90%~55.15%,即亏损3亿元~3.8亿元和3.5亿元~4.3亿元,营收预计同比增长437.36%~464.23%至12亿元~12.6亿元。

市场订单层面,国产算力占比持续提升。中国联通79.6亿元通用服务器集采中,国产算力服务器占超70亿元;中国工商银行30亿元服务器招标全部采用海光芯片,两项采购合计近110亿元,国产算力占比达90.9%。工行设置严苛技术门槛,要求供应商所投海光芯片服务器品牌近三年与头部金融机构或运营商签订不低于2000万元合同,凸显国产芯片在关键业务场景中的实际验证。

生态适配方面,9月29日DeepSeek-V3.2-Exp发布当日,寒武纪宣布完成Day 0适配并开源vLLM-MLU推理引擎代码;海光信息称其DCU产品实现无缝适配与深度调优,支持大模型算力“零等待”部署。

系统性生态建设持续推进。海光信息于9月开放系统互联总线协议(HSL),涵盖总线协议、IP参考设计及指令集等内容。依托光合组织,海光已汇聚超6000家合作伙伴,完成1.5万个软硬件适配,推出1.5万个联合解决方案。中科曙光联合20多家产业链伙伴发布国内首个AI计算开放架构,并推出支持百万卡扩展的AI超集群系统。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指出,CPU、GPU、NPU、加速卡、存储与网络模块的高效协同是释放异构系统性能的关键,统一互联总线协议是实现算力融合的基础。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国产算力发展已形成良性循环:技术突破提升产品竞争力,生态构建降低迁移成本,行业采购提供规模化场景,市场反馈驱动技术迭代。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

Copyright © DoNews 2000-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9877号-1